曾向邻女共绛纱,裁云咏絮斗芳华。
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女竟无家。
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曾向邻女共绛纱,裁云咏絮斗芳华。
  • 这句诗的意思是曾经与邻家女子共同欣赏并赞美她们的美貌,仿佛是在用云彩般的布料来裁剪衣服,用絮状的花朵来装饰。这里的“裁云”和“咏絮”都是比喻表达手法,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和才华。
  1. 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女子们互相赠送鲜花的画面,花香弥漫在精致的刺绣盒(绣帙)中,春日温暖时,她们在化妆台上交换礼物,互相赠送花朵作为饰品。这里的“绣帙”指的是精美的刺绣盒子,而“分线”意味着将丝线分开以供使用。
  1.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女竟无家。
  • 这两句反映了对两位女子命运的不同感慨。”罗敷”是一个古代美女的名字,在这里可能是指邻女。她原本可能有丈夫的,但在乱世中失去了家。而“蔡女”可能是另一个女子的名字,她没有家也没有丈夫,可能经历了更多的不幸。
  1. 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 这里描述了一位失去家庭的女子,她剪短自己的头发,露出耳朵,象征着她的生活充满了悲伤和不幸。”紫塞”可能指的是边塞地区,而“暮笳”则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边境地区的音乐,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氛围和她内心的哀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命运悲剧。诗人通过对两位女子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同情和哀悼。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妇女地位的低下等。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且富有感染力,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