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送春处,不见有春归。
落雨丝阑住,残花蝶斗飞。
黄骊正漂荡,碧叶空参差。
徒伤持桂酌,况复易裘衣。
送春
如何在春去的地方,却看不见春天归来。
落雨丝丝地停歇了,残花蝴蝶在空中飞舞。
黄鹂在天空中游荡,碧叶随风摇曳。
徒然伤心持着桂酒,更况于更换新衣。
注释:
送春:即咏叹春天的离去,表达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
如何送春处:何处是春天送别之地?此处表达了诗人无法找到春天离去之处的困惑和无奈。
不见有春归:看不到春天再次到来的迹象。
落雨丝阑住:落雨绵绵如丝,如同织成的帘幕,阻止了春天的脚步。
残花蝶斗飞:残存的花朵与飞舞的蝴蝶,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黄骊正漂荡:黄鹂在天空中游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碧叶空参差:翠绿的叶子随风摇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徒伤持桂酌:徒然伤心地持着美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伤之情。
况复易裘衣:更何况换上了新的衣物,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送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如何送春处,不见有春归”,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离去的困惑与无奈。这里的“如何”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疑惑,又增添了几分诗意。同时,“不见有春归”一句,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第二句“落雨丝阑住,残花蝶斗飞”,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落雨绵绵如丝,仿佛编织成了一道帘幕,阻止了春天的脚步;残花与飞舞的蝴蝶,则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的几联诗,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的感受。“黄骊正漂荡”一句,用黄鹂的形象来象征春天的气息,而“碧叶空参差”一句则通过碧叶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最后两句“徒伤持桂酌,况复易裘衣”,则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用“徒伤”一词,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深深哀伤;而“易裘衣”则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和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以“送春”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叹春天离去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