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虚静夜,忆别损清娱。
月芒生镜匣,露颗杂帘珠。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
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
夜夜梅枝下,迎寒减病躯。
不眠
不眠虚静夜,忆别损清娱。
月芒生镜匣,露颗杂帘珠。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
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我无法入睡,因为思念离别让我感到悲伤和痛苦。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洒在镜匣上,而露珠散落在窗帘上。小径被树叶覆盖,显得更加鲜亮。山崖上的草木依然郁郁葱葱,但已经显得有些寒冷。只有燕子栖息在屋檐下,树上的蜘蛛正在织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情景。首句“不眠虚静夜”直接点明了诗人无法入睡的原因,即夜晚的寂静让诗人感到难以平静下来。次句“忆别损清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离别而产生的悲伤和痛苦。这种情感在第三句“月芒生镜匣”中得到了体现,月光透过窗子照在镜匣上,使得镜匣也变得闪闪发光。而第四句“露颗杂帘珠”则描绘了露珠散落在窗帘上的情景,增添了一份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对环境的描绘。“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两句描绘了小径上的树叶被风吹动的情景。这些新长出的叶子虽然鲜亮,但却让人感到寒冷。最后两句“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则描绘了鸟儿和蜘蛛的景象。鸟儿在屋檐下栖息,树上的蜘蛛也在忙碌地织网。这些都为夜晚带来了一些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夜晚无法入睡的情景。这种情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许多诗人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过类似的情感。然而,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将这种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更加生动和具有画面感。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