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鬟垂云粉黄落,夜半严妆起幽阁。
已分单栖似伯劳,剧怜薄命逢姑恶。
红桐掩坟秋骨灰,阿母泪落心当回。
莫随怨魄填波去,合化幽魂促织来。

兰芝曲

注释:- 啼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用发髻固定。

  • 垂云:形容头发如云朵般垂落。
  • 粉黄落:形容妆容或颜色如黄色脱落。
  • 夜半严妆起幽阁:描绘在深夜中整理仪容,准备前往幽静的阁楼。
  • 已分单栖似伯劳:暗示自己独居的处境,如同伯劳鸟孤独地飞行。
  • 剧怜薄命逢姑恶:深感命运之不幸,又遭遇亲人的不公。
  • 红桐:这里指代坟墓,可能是诗人所葬之地。
  • 阿母泪落心当回:表达母亲因自己去世而悲痛欲绝的情感,仿佛心也跟着落下了。
  • 莫随怨魄填波去:劝告亡魂不要随着悲伤的波涛消散。
  • 合化幽魂促织来:希望自己化为一只勤劳的小虫,继续在地下生活并帮助其他亡灵。

译文

在夜深人静之时,我整理妆容,起身前往那寂静的阁楼。
我已习惯了孤单的生活,就像伯劳鸟那样无伴飞翔。
我深深感到命运对我极为不公,遭遇亲人的恶语。
我的坟墓前,红桐树下,我的哀伤让母亲的泪水如雨下。
我劝慰你,不要跟随那些悲伤的魂魄一起消散在无尽的海洋。
你应该化作一只勤奋的小虫,继续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帮助你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兰芝(即屈原)的描写,展现了屈原面对困境时的心境和对未来的希望。屈原被贬后,身处孤寂之中,但仍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振楚国。诗中的”单栖似伯劳”和”薄命逢姑恶”反映了他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对不公命运的反抗。

通过与亡魂的对话,屈原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态度和对生的期望。他鼓励亡魂不要随波逐流地离开,而是应该继续作为灵魂存在,帮助和保护其他的亡灵。这种思想体现了屈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新认识,也展现了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屈原个人境遇的同情,也有对于生死、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话,赋予了屈原以新的生命和意义,使得屈原的精神得以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