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惭负土,万里客炎荒。
洒竹无枯泪,听猿有寸肠。
故乡秋水阔,归路岭云黄。
何处牛眠好,愁心日又长。

【注释】

英州:即今广东英德县。道中:途中。大兄:哥哥,这里指作者的哥哥王叔文(名不详)。十年惭负土:惭愧地为国事操劳。十年,一作“十载”。万里客炎荒:身在远方,漂泊无依。

洒竹:指笛子。竹制乐器。枯泪:干涸的泪水。听猿有寸肠:听到猿猴的哀鸣而触动自己的心弦。寸肠,一寸之心,形容内心感受。故乡秋水阔:故乡的河流宽广。归路岭云黄:归途之上,山间的云彩呈黄色,暗示着秋天即将来临,归途遥遥。

何处牛眠好:哪里能找到一块好地方来休息呢?愁心日又长:心中的愁苦一天比一天增加。

【译文】

十年间为国家的事情操劳深感惭愧,

漂泊万里身处异地感到孤独寂寞。

吹竹笛没有流下的泪珠,听到猿声却有无尽的忧愁。

故乡的河水辽阔无边,归途上山间白云渐黄。

不知何处才能找到一个安眠的好地方?

内心的忧虑一天比一天增加。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直说为国事奔走十年有愧,次句感叹自己飘泊异乡,万里之外;第三句承次句而来,因无家可归,自然想到吹笛无泪,听猿有肠,是说在异乡吹竹笛时,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听到猿猴悲啼时,却不禁伤心落泪了。这两句用典,意蕴丰富,既点出了游子的思乡情苦,也表现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不平。后两句写景抒情,以景衬情,抒发了思归之情。故乡水阔天远,归路迢遥,眼前一片苍茫。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无限愁苦的心情。

全诗语言质朴,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国家大事的忧思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