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舟帆底客登楼,漂母祠前树报秋。
地枕江湖连岱岳,天开淮海是扬州。
战场旧握群雄策,河势初分二水流。
自是世儿无具眼,坐输荆布识王侯。

【注释】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泛指江淮一带。漕舟帆底客登楼:在船上的客人登高览胜,俯瞰江面。漂母祠:供奉漂母的祠堂。漂母:韩信曾受刘邦的冷落,后经漂母相救,得成大业。报秋:报时。地枕江湖连岱岳:地势低洼,濒临长江和淮河,有高山如岱岳(泰山)耸立其侧。天开淮海是扬州:天空开阔如海,淮河与大海交汇之处就是扬州。战场旧握群雄策:昔日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河势初分二水流:黄河的水流在经过中游之后分为两条支流,即洛河和渭河。自是世儿无具眼:自古以来,世上的人都没有识才的眼光。坐输荆布识王侯:坐着输了,还不如像荆轲那样懂得识别人才。荆轲刺秦失败,为燕太子丹所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淮河流域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家乡山河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淮南漕舟帆底客登楼,漂母祠前树报秋”。诗人登上淮河流域的一座楼阁,俯瞰着浩渺的江水和辽阔的平原。他看到了淮河、长江交汇处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同时,他也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韩信,这位曾经被刘邦冷落过但最终成为一代英雄的人物。

颔联“地枕江湖连岱岳,天开淮海是扬州”。诗人继续展开对淮河流域美景的描绘。他看到这片土地地势低洼,濒临长江和淮河,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山川景色。同时,他也看到了天空宽阔如海,淮河与大海交汇之处就是扬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展现了淮河流域的自然美。

颈联“战场旧握群雄策,河势初分二水流”。诗人回顾了历史,想到了昔日战场上那些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曾经指挥千军万马,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如今淮河上的河道已经分出了两条支流,这不禁让人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变迁。

尾联“自是世儿无具眼,坐输荆布识王侯”。诗人感叹世人没有识才的眼光,无法分辨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而那些真正的英才却常常被埋没,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愤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淮河流域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