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一尺绀龙角,翠漫镂金𢧵钿萼。海南女儿颜如霞,不向东风曳珠索。
玉螺花鼓青盘雷,碧璎鹅锦连臂来。钗光摇摇彭声起,手撒春星颤鸾尾。
洞堂一曲蛮花香,犀床不动双鸳鸯。毡裘都老红酪浆,堕霞簇簇珊瑚囊。
何年飞来逐龙子,古井沈沙土斑紫。芙蓉怯玉兰云垂,金虫欲缀愁蝉丝。
且铺舞锦呼吴儿,娇鼍促叠催《柘枝》。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银花一尺绀龙角: 描述的是铜鼓的形状和颜色。这里的“银花”指的是铜鼓上的图案或装饰,”一尺”可能是指尺寸或者长度,“绀龙角”可能指铜鼓表面的装饰纹样,如龙形的装饰。
  2. 翠漫镂金𢧵钿萼: 形容铜鼓表面雕刻的图案,”翠漫”可能意味着图案色彩丰富,”镂金𢧵”则可能指的是铜鼓上刻有金色花纹的装饰物,”钿萼”则可能是说这些装饰物像是在铜鼓的萼部(即鼓身与鼓面相接处)的点缀。
  3. 海南女儿颜如霞: 描绘了一位海南女子的容貌,”颜如霞”形容她的脸色红润如同晚霞。
  4. 不向东风曳珠索: 表示这位女子不愿意像东方的少女那样用珠帘来装饰自己。
  5. 玉螺花鼓青盘雷: 描述了音乐表演的场景,”玉螺”可能是一种乐器的名称,”花鼓”则是这种乐器的名字,”青盘雷”则形容音乐的节奏如同雷霆一般震撼。
  6. 碧璎鹅锦连臂来: 描绘了舞女的衣服和舞蹈动作。”碧璎”可能是指一种装饰用的丝带,”鹅锦”可能是指织锦,”连臂来”可能是指舞女们的手臂相连。
  7. 洞堂一曲蛮花香: 描述了宴会的场景,”洞堂”可能是指一个宽敞的地方,”一曲”可能是指一段乐曲,”蛮香”可能是指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香气。
  8. 犀床不动双鸳鸯: 描绘了宴会中的摆设,”犀床”可能是一种雕饰精美的桌子,”双鸳鸯”可能是指两只鸳鸯形状的摆设。
  9. 毡裘都老红酪浆: 描绘了宴会中的食物,”毡裘”可能是指毛皮制成的衣物,”红酪浆”可能是指红色的奶酪酒。
  10. 堕霞簇簇珊瑚囊: 描述了宴会中的礼物或装饰物,”珊瑚囊”可能是指用珊瑚制成的袋子。
  11. 何年飞来逐龙子: 表达了对某个时刻的回忆或期待,”飞来”可能是指突然到来,”逐龙子”可能是指追逐龙的儿子。
  12. 古井沈沙土斑紫: 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古井”可能是指年代久远的井,”沈沙土斑紫”可能是指井水沉淀后形成的紫色泥巴。
  13. 芙蓉怯玉兰云垂: 形容了一种美丽的植物或景色,”芙蓉”可能是指荷花,”玉兰云垂”可能是指玉兰树下的云雾缭绕。
  14. 金虫欲缀愁蝉丝: 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金虫”可能是指秋天的昆虫,”愁蝉丝”可能是指秋天的树叶。
  15. 且铺舞锦呼吴儿: 描绘了一个场景,”舞锦”可能是指舞动的锦绣,”吴儿”可能是指吴地的人。
  16. 娇鼍促叠催《柘枝》: 描述了音乐表演的场景,”娇鼍”可能是一种乐器的名称,”促叠催《柘枝》”可能是指演奏《柘枝》曲调时节奏急促。

接下来是译文:

银花一尺绀龙角,翠漫镂金𢧵钿萼。海南女儿颜如霞,不向东风曳珠索。
玉螺花鼓青盘雷,碧璎鹅锦连臂来。钗光摇摇彭声起,手撒春星颤鸾尾。
洞堂一曲蛮花香,犀床不动双鸳鸯。毡裘都老红酪浆,堕霞簇簇珊瑚囊。
何年飞来逐龙子,古井沈沙土斑紫。芙蓉怯玉兰云垂,金虫欲缀愁蝉丝。
且铺舞锦呼吴儿,娇鼍促叠催《柘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宫廷音乐舞蹈场景的诗。首两句通过铜鼓和服饰的华丽描绘出宴会的豪华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音乐和舞姿,展现了一场盛大而精彩的演出。最后四句则转向了宴会的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古代宫廷音乐舞蹈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