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抽紫翠,蓊郁自成林。
解箨呈圆相,横枝挻棘心。
节高尘不染,刺盛侮难侵。
摇曳秋风里,潇潇满径阴。

【解析】

此诗前四句为咏物,后两句为抒怀。全诗以“刺竹”为主题,通过写竹的外形、气质、节操来表现作者对它的赞美。首句“参差抽紫翠,蓊郁自成林”,写竹子高大挺拔,参差错落,郁郁葱葱,好似树林;第二句“解箨呈圆相,横枝挻棘心”,写竹笋出土时,形如球,横出如棘;第三句“节高尘不染,刺盛侮难侵”;写竹子节节高耸,不与尘埃沾染,即使遭到侮辱也难以侵犯。第四句“摇曳秋风里,潇潇满径阴”,写秋风中竹子摇摆不定,发出飒飒的声音,使整个小道上弥漫着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

这首诗的译文:

参差不齐地抽出紫色的竹叶,郁郁葱葱地生长在一起。

笋尖刚脱去壳子露出圆润的竹身,横生的枝条像是长在荆棘丛中。

竹节高耸直插入云霄不被尘土玷污,竹刺密布不怕受到欺凌和伤害。

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萧萧瑟瑟地响遍了小径旁的丛林。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前四句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用笔细腻,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后四句则抒发诗人的情怀,用意含蓄,耐人寻味。

“刺竹”即青竹。青竹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坚韧品格的植物,它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坚强生存,茁壮成长。因此,古人常将青竹作为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和崇高气节的意象,用以表达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志向、人格等的追求和向往。

本诗的前四句从整体上刻画了青竹的形态。首句写青竹的高大挺拔、参差错落,犹如树林一般;次句写青竹破土而出时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仿佛一个个刚刚脱去壳儿的竹笋;第三句写青竹的节段坚直而高耸入云,不沾染世俗的尘埃。这几句描绘了青竹的生长过程,写出了青竹傲然挺立的姿态,展现了青竹的高洁品质。

“节”“刺”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前四句写竹子生长的过程,突出其高大、坚实、直立的特点,其中“节”字最为重要,是整首诗的关键词,其他词语都围绕这个“节”字进行展开和深化。“刺”是竹子的外层表皮,也是竹子的重要部分。诗人在描写竹子时,特意点明“刺”的存在,是为了强调青竹的坚韧和不屈。

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情感表达。前一句写秋风吹过竹林,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青竹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第二句写青竹在秋风中摇曳不已的样子,好像在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第三句写青竹因为其坚韧的品质而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第四句写青竹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使得整个小径上的树木都沉浸在一片清凉寂静的气氛之中。

本诗的最后两联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前四句主要描写了青竹的外形特征以及生长环境,而后四句则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诗人以青竹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信念、志向、人格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挫折的忍受、面对困难的坚定以及对于高尚品质的崇尚。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