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檠何短秋夜长,夜分兀兀凝青光。
缘阶射砌候虫发,欲灺不灺生秋凉。
桁上无衣盎无粟,有镫著壁花照床。
床头太息读书客,不信谋生竟无策。
推书起视天宇苍,案户明河大星白。
后之视今今视前,繁忧轣辘安得眠。
长檠长檠胡自恣,照耀空花乱春翠。
仙人烛树吹作烟,区区长檠何足弃。

【注释】

  1. 和昌黎:指诗人自号。
  2. 短檠:灯的灯芯短而粗,用来比喻灯光微弱。
  3. 缘阶:沿着台阶。
  4. 射砌:在台阶上投下影子。
  5. 灺(huo):同“火”,火光。
  6. 桁(gang)上:横梁上。
  7. 盎(an):盛东西的器具,这里指瓦罐。
  8. 无衣盎无粟:没有衣物,也没有食物储备。
  9. 花照床:灯光照亮了房间的床铺,即灯火通明。
  10. 床头太息读书客:躺在床上叹息的读书人。
  11. 推书:推开书本。
  12. 案户:站在门口。
  13. 明河:明亮的银河。
  14. 繁忧轣辘(yun lu):繁忙的事务,烦恼。
  15. 长檠(qing):较长的檠,即灯台。
  16. 胡自恣:胡乱地放纵自己。
  17. 照耀空花乱春翠:灯光照耀着空花,使春天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
  18. 仙人烛树吹作烟:仙人点燃蜡烛,烟雾袅袅升起。
  19. 区区:仅仅;微不足道。
    【赏析】
    《和昌黎短镫檠歌》,是一首五言诗,作者通过描绘一个读书人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借灯夜读的苦况,表现了当时社会不公和百姓困苦的现状。这首诗以短檠为线索,将画面从室外的秋夜延伸到室内的读书人的生活场景中,生动地勾画出读书人艰苦的学习环境和社会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首联:“短檠何短秋夜长,夜分兀兀凝青光。”短檠指的是灯光微弱的灯芯,短而粗,光线暗淡。这两句描写了秋夜的漫长,读书人因为灯光昏暗,所以难以入眠,只能孤独地度过漫长的夜晚。这里的“夜分”意味着深夜时分,“兀兀”形容读书人神情恍惚,心神不宁。
    颔联:“缘阶射砌候虫发,欲灺不灺生秋凉。”顺着台阶照射在墙上,等待昆虫发出声响,想要用火光驱赶寒冷。这里的“射砌”指投射在台阶上的灯光反射出来的影子,“候虫发”是指等待昆虫的鸣叫声。
    颈联:“桁上无衣盎无粟,有镫著壁花照床。”横梁上没有衣物,也没有食物,只有灯台上的灯盏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房间的床铺。这里的“桁上”指的是横梁上,“无衣盎无粟”指的是生活困难,没有衣物也没有食物储备。
    尾联:“床头太息读书客,不信谋生竟无策。”躺在床上叹息的读书人,不相信自己的谋生之路竟然如此艰难,毫无办法可想。这里的“床头太息”指躺在床上叹息,表示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读书人的艰苦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问题。诗人通过对读书人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读书人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