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飞来几万春,问谁鬼斧妙通神。
冷泉不定忙于我,古佛无言笑煞人。
欲证菩提清净果,偏多魔障利名身。
此游未许除荤酒,愿借青山一洗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名为《灵隐飞来峰》。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游灵隐飞来峰
游:游览。灵隐:地名,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有著名的灵隐寺。飞来峰:山名,位于灵隐寺附近,因岩石奇特,形状似飞来的峰而得名。

灵鹫飞来几万春,问谁鬼斧妙通神。
灵鹫山:佛教中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印度。几:很多,形容时间之长。鬼斧:神话中说天帝用斧子砍削树木,此处借指天然形成的奇石。妙通神:奇妙到了可以通晓神意的程度。

冷泉不住忙我身,古佛无言笑煞人。
冷泉:灵隐寺的著名景点之一,泉水四季不断,清凉宜人。不住:不停歇,形容泉水源源不断。古佛:指灵隐寺内的古佛像。无言:不言语,形容佛像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笑煞人:形容佛像的笑容十分可爱,足以让人发笑。

欲证菩提清净果,偏多魔障利名身。
菩提:佛教用语,意为觉悟之路或智慧之道。清净果:指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魔障:佛教用语,指阻碍修行的烦恼和障碍。利名身:名利双收的身体,指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身体。

此游未许除荤酒,愿借青山一洗尘。
此游:此次游览。荤酒:佛教戒律禁止食用的食物,这里泛指世俗享乐。青:青色,形容山的颜色。一洗尘:洗净心中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灵隐飞来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描绘了灵隐寺附近的飞来峰、冷泉、古佛等自然景观,以及他对这些景观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比“鬼斧”与“古佛”的形象,强调了自然之美胜过人为雕琢,而“利名身”则被比作世俗之物,显得微不足道。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纷扰,寄情于山水的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