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际流莺语不停,携筇挈榼上南屏。
山连葛岭围环绿,柳到苏堤不断青。
一路楼台征醉客,满湖风月过西泠。
酣游多被疏钟误,衾枕相寻入渺冥。
【注释】
西子湖:即西湖。
耳际流莺语不停:耳边传来的黄莺在不停地鸣叫。
携:携带。筇(qióng):手杖。榼(kē):盛酒的器具。
南屏:山名,在杭州西湖南岸。
葛岭:山名,在杭州东北。
苏堤:长堤,在西湖边。
楼台:指妓院、酒肆之类的场所,这里代指妓院。
醉客:指狎游妓院的人。
西泠:地名,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南面。
渺冥:空茫,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西湖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诗中描绘了西湖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及对生活情趣的向往。诗的首二句写诗人在西湖之游的情景:耳畔黄莺的啼声不绝于耳,于是便拄着手杖,带着一壶美酒登上了南屏山。“流莺语不停”,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的活泼可爱;“携筇挈榼上南屏”,则写出了作者游兴甚浓,欲登高赏景之意。三四句写山环水绕,柳绿桃红,一派迷人景色:“山连葛岭围环绿”写山色;“柳到苏堤不断青”写春意。这两句诗把山水写得如此动人,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天然画图。五六句写湖光山色之美:“一路楼台征醉客”,说明游人很多,都是来此寻欢作乐的;“满湖风月过西泠”,表明西湖风光无限好,令人陶醉不已。七八句写游人入迷忘归:“酣游多被疏钟误”,游人沉醉其中,常常被寺里的钟声所打扰;“衾枕相寻入渺冥”,游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最后两句,诗人用一个“入”字,把前面的景色和心情收拢起来,点出自己因沉醉而入睡,与前面的景色浑然一体了。全诗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富有诗情画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