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穿岭外,石壁掩禅扉。
湖影连天阔,山光卷浪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
①“探幽”“穿岭外”,点明诗人的游览地点;“石壁掩禅扉”,写景兼点题。这两句是说诗人游石壁精舍,先从山外探幽,然后穿行在岭上。石壁精舍隐藏在岩石之中,与世隔绝。
②“湖影连天阔,山光卷浪飞”,点出诗中之景。“湖影”指湖水映照天空的倒影,“山光”指山峰反射的光辉,“卷”字写出了波浪翻滚的样子。“连天”“卷浪”都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辽阔。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潋滟”是指满池水波闪着粼粼微光。“晴方好”是说晴天时西湖的水面上波光潋滟,十分艳丽好看。“山色空濛雨亦奇”,出自王维《终南别业》,意思是在雨中观赏山间薄雾缭绕、苍翠欲滴的景象,也是十分美妙的。此二句为全篇增色,表现了作者游石壁精舍时的心境,突出了石壁精舍的秀美景色。
④“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的意思是:穿过竹林,来到那幽静清雅的地方;在花木繁茂的庭院深处,有禅房。
⑤“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与“林逾静”,“鸟鸣”与“山更幽”,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⑥结尾四句:“欲辨已忘言”,“辨”就是辩识的意思,“已”是已经的意思,这里指已经辨认不清,也就不再去辨别了。“云生结海楼”,这是说云层聚集形成海市蜃楼般的奇观。“疑是水中天”,指云彩像在水中一样浮动,使人感到好像到了天的那边。
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思是在空无一人的山中没有看见人,只听到人的说话声。“但”是仅仅的意思,这里是“只”的意思,“见”是看见的意思。“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在密林深处的人却不知道,只有明亮的月光来照耀着。
⑧结尾两句:“潭影空人心,澄江一道清”,意思是清澈澄澈的江水映照着潭面,让人感到空灵而宁静。
【答案】
①探幽:在山外寻找幽静的地方。穿岭:经过山岭。②石壁:岩壁上有屋舍。禅扉:佛寺的僧房。③湖:西湖。
山光:山的风光。④竹径:竹林中的小路。禅房:佛教寺院里的房间。花木深:花木长得很茂盛,显得幽深寂静。
⑤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声高唱,树叶愈显得静谧;鸟儿欢歌,群山更显幽深。⑥欲辨已忘言:要想辨别,但已分辨不清了。⑦云生
结海楼:天空飘浮的白云堆积起来,结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疑是水中天:仿佛是天在水上浮动一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山中空旷没有人烟,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密林深处的人看不见人影,只有明亮的月光来照亮他们。
⑩潭影空人心:潭中的倒影使人心旷神怡,宁静安详。澄江一道清:清澈澄清的江流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一片明亮和清
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