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泪多于酒,尊前莫易弹。
恐伤游子意,不尽故人欢。
塞雁呼秋旅,江枫倚暮寒。
来朝远凝望,云树雨漫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目要求,然后要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再对诗歌的词意进行疏通,找出关键句;最后是赏析诗歌的内容。此题要求学生结合注解和全诗,赏析诗句。“易隆别故人”一句,“易隆”,即易融,唐代诗人。“别”指离别。“故人”即老朋友。《唐诗三百首》卷六十六《易融送客》中有“故人今欲别,我亦欲言归”的句子,可见“别离”是此诗的主题。“别泪多于酒”,这句意思是:泪水比眼泪还多,说明离情之深重。《古诗源》有云:“别时自为不须悲,今日相逢已觉非。”可见,“别泪”并非只是简单的悲伤之情,它蕴含着作者对友情深沉的珍视与不舍之情。“尊前莫易弹”,意为:在酒宴上不要轻弹琵琶。“易隆”与“故人”,都是朋友。“别泪”太多,不忍弹琴以抒哀愁,所以“莫易弹”。而“易隆”又是一位善于弹琴的友人,因此,此处既表达了对“故人”的不舍,也体现了对“易隆”的依依惜别之情。“恐伤游子意,不尽故人欢”,这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恐伤”、“尽欢”这两个词语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恐伤”意味着诗人怕自己的悲伤会伤害到“故人”。另一方面,“尽欢”则是想表达诗人要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游子”,即远行的旅人。“故人”,这里泛指旧友。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与“故人”是难舍难分的好朋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然而,由于“易隆”要远行,所以,诗人不得不与他分别。这种情感使得诗人感到难过和痛苦,他担心自己的伤感会伤害到“故人”。而“不尽”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留恋和不舍,希望他们能够一起享受这份欢乐的时光。“塞雁呼秋旅,江枫倚暮寒”,这两句描写了塞外的秋天景象。这里的塞雁指候鸟,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塞雁在秋天里呼唤着旅行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江枫则代表着江南地区的风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江边生长的枫树显得格外孤寂、寒冷。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江枫比作江边的旅人,形象地描绘出了秋日黄昏的景象。“来朝远凝望,云树雨漫漫”,这两句是描写诗人在早晨远望着天空中的白云和树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这里的“云树雨漫漫”描绘出了一幅雨天中的自然景色。而诗人站在远处凝望着远方的云和树木,心中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故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离别老朋友时的感慨。诗人易隆在秋天时节离开老朋友,别泪如酒,难以自抑。他不愿轻易弹奏起那令人伤感的琵琶,以免加重友人的悲伤。而当夜幕降临,他仰望天空,只见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向塞外,江边的枫叶在寒风中摇曳。此时,诗人更是心绪烦乱,思绪万千。早晨,他遥望天边的云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他担心这次离别会成为永远的遗憾,更害怕自己从此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首诗通过对易隆与老朋友的离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