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金戈失翠丘,谁家笑语在针楼。
浮云身世三年泪,落日关河百战秋。
天外不来青鸟使,沼边空忆赤龙游。
欲消旅恨凭香阁,一水盈盈隔女牛。
【注释】
1.七月七日:指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
2.盘龙山:又名蟠龙山,位于山西永济市境内。莲峰阁:在山顶上。
3.翠丘:青绿的山丘。
4.针楼:即针线楼,指绣楼。
5.浮云身世三年泪:指飘流在外的游子,有如身在浮云中,不知归期。
6.百战秋:指百战百捷的秋天。
7.青鸟使:传说西王母所遣的使者,能传达人的意愿。这里指传递消息的人。
8.赤龙游:赤龙游于沼(音沟)边,是神话中的龙,此处泛指游子。
9.一水盈盈隔女牛:意思是说,只有一条清澈的水隔着女子和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此诗前两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情韵。
“七月七日”是传统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节。这个节日,源于对织女的怀念。传说天上的仙女织女每年七夕这天,都要下凡与牛郎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久远,成为民间爱情的象征。李益的这首诗,正是以这个节日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离愁之苦。
首联“铁骑金戈失翠丘,谁家笑语在针楼”,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夏日里的盘龙山上,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山下的村庄里,孩子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游子的深深忧虑。他们骑着马,手持刀枪,奔赴战场,保卫国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自己家乡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之情。
颔联“浮云身世三年泪,落日关河百战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里的“浮云”和“落日”,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地,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家人却在默默地等待着他回家的日子。这种深深的思念,如同滚滚的江水流经千里,无法停歇。
颈联“天外不来青鸟使,沼边空忆赤龙游”,则是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传说中,有一种名叫青鸟的神奇鸟类,能够传递人们的愿望。而“赤龙游”则是传说中一种神奇的神龙,能够遨游于天地之间。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这些传说中的鸟儿一样,飞向远方的家人身边,告诉他们自己的思念与牵挂。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温暖和安慰。
尾联“欲消旅恨凭香阁,一水盈盈隔女牛”,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而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他只能借助眼前的美景和美好回忆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与寂寞。这里的“一水盈盈隔女牛”,意味着诗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虽然遥远,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跨越千山万水,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七夕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