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三江秋水阔,木兰楫戒沙棠发。青雀舟中有白云,麒麟冢上无黄叶。
荒隧西风我重过,石人瞪目雨滂沱。君不见燕昭墓表千年木,既遇张华可奈何。
《尚书墓道行》赏析
王广心,字伊人,号农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尚书墓道行》,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士女扫墓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诗中,“昨日三江秋水阔,木兰楫戒沙棠发”,用秋天的水阔和沙棠树的摇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木兰楫与沙棠叶的意象,既富有画面感,也暗含着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
“青雀舟中有白云,麒麟冢上无黄叶”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流逝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青雀舟和白云,麒麟冢和黄叶,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这一景象更加耐人寻味。
“荒隧西风我重过,石人瞪目雨滂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之感,荒隧、石人以及滂沱大雨,共同构成了一幅凄迷的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往昔的追忆。
“君不见燕昭墓表千年木,既遇张华可奈何。”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兴衰的感叹。燕昭王的墓地和张华的故事,都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及其遗迹,而如今面对这样的遗迹,不禁令人感到无可奈何。
王广心的《尚书墓道行》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