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兴应仍在,贤劳已共知。
更寻樵径去,相约食瓜时。
真面须重认,深根可自披。
杨声闻戛戛,泉响和澌澌。
秘阁思添帙,邮筒敬寄诗。
非君成胜事,属望复谁居。
【注释】
《寄穆斋》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诗的首联写雅兴犹在,贤劳已共知;颔联写更寻樵径去,相约食瓜时;颈联写真面须重认,深根可自披;尾联写杨声闻戛戛,泉响和澌澌。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冬春之交,王维从长安赴终南山探望隐居的好友裴迪。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山中写给朋友的信中写下的。
前四句“雅兴应仍在,贤劳已共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雅兴指高雅、清逸的兴致,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志趣。后三句“更寻樵径去,相约食瓜时”表明自己打算到终南山上寻找裴迪,约定一起采野果吃。
中间两联“真面须重认,深根可自披”,意思是:真正的面目应该重新认识,深入的根基可以自力扶持。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点,它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杨声闻戛戛,泉响和澌澌”,描写了山中的声音。杨声是山中的鸟叫声,戛戛是声音的拟声词,形容鸟叫得响亮清脆;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是泉水流动的拟声词,澌澌是溪水流动的声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