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莽无极,其来若长虹。
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
当其谽谺处,居人以为宫。
筑基无定向,随势为横纵。
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
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
东西本强名,拘墟诮章逢。
人生处大地,下上缘蚁封。
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
其人更相笑,等为缀窠蜂。
宁知九州外,积水浮空蒙。
吾居小西沟,众水走其麓。
一雨浩无涯,往往没马腹。
厥土埴而疏,滑汰苦硗埆。
边居出无车,有亦当折轴。
借屋祇二间,置我并两仆。
瓦脊动鳞甲,墙罅下雷瀑。
屋如渔舟小,水气浸衣绿。
斜风卷地来,恍将荡回洑。
飘然江湖心,一叶稳百斛。
晓起白蒙蒙,方知抱云宿。
此时山头望,见云不见屋。
春江欲入户,快取坡诗读。

以下是对王芑孙的《塞馆杂诗·其一》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原文
    边山莽无极,其来若长虹。
    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
    当其谽谺处,居人以为宫。
    筑基无定向,随势为横纵。
    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
    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
    东西本强名,拘墟诮章逢。
    人生处大地,下上缘蚁封。
    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
    其人更相笑,等为缀窠蜂。
    宁知九州外,积水浮空蒙。
    吾居小西沟,众水走其麓。
    一雨浩无涯,往往没马腹。
    厥土埴而疏,滑汰苦硗埆。
    边居出无车,有亦当折轴。
    借屋祇二间,置我并两仆。
    瓦脊动鳞甲,墙罅下雷瀑。
    屋如渔舟小,水气浸衣绿。
    斜风卷地来,恍将荡回洑。
    飘然江湖心,一叶稳百斛。
    晓起白蒙蒙,方知抱云宿。
  2. 译文
  • 边山莽苍无边无际,它的到来就像一条长虹。
  • 中间堆积着无数的丘陵,起伏变化像雄雌一样。
  • 在它的低谷处,人们将其当作居住的地方。
  • 建筑的基础没有固定的方向,而是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建造。
  • 清晨太阳照耀着屋梁,傍晚太阳又穿过了窗户。
  • 才知道东边的房子并不是西边的房子。
  • 东西原本是强行区分的,却被那些拘泥的人嘲笑。
  • 人生处在大地上,就像蚂蚁一样微小。
  • 北方的军营中帐篷密集,南方的大船上装载着万斛粮食。
  • 那些人相互嘲笑,就像蜂巢里多余的蜜蜂。
  • 哪里知道在九州之外还有积水,漂浮在空中。
  • 我住在小西沟,周围的水流沿着山麓流淌。
  • 一场大雨浩渺无边,常常淹没马的腹部。
  • 那土地疏松,土壤很贫瘠,不适宜耕种。
  • 因为边远地区没有车辆,所以即使有车也经常坏掉。
  • 借住两间屋子,我和我的两个仆人一起。
  • 屋顶上的瓦片像鱼鳞一样排列,墙壁上的裂缝下涌出瀑布般的水流。
  • 房屋如同小船般简陋,水汽渗透到衣服上呈现出绿色。
  • 阵阵斜风吹来,仿佛要荡起漩涡。
  • 心中飘然而起江湖之思,一片叶子稳稳地承载着一百斛的水。
  • 早晨起床时天色还模糊不清,才知道自己已经躺在云端之上。
  1. 注释
  • 边山莽无极:边远的山脉连绵不断,没有边际。
  • 起落相雌雄:形容丘陵的起伏变化,雄壮或低矮。
  • 谽谺:低洼的地方。
  • 居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 筑基:建筑的基础。
  • 横纵:方向和位置。
  • 旭日朝:早晨。
  • 东家西:东方和西方。
  • 强名:强行区分。
  • 拘墟:拘泥于某事物而不自知。
  • 下上:上下、高低。
  • :穷尽。
  • 溟蒙:朦胧。
  • 小西沟:作者居住的地方。
  • 众水:周围的水流。
  • 千亩帐:军营中的帐篷。
  • 南海万斛:南方的大船上装载着万斛粮食。
  • 缀窠蜂:多余的多余之物,比喻闲杂无用的人或物。
  •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
  • 大河:黄河。
  • 小西沟:作者居住的小山谷。
  • 一叶:一片叶子,象征轻小之物。
  • 百斛:百辆马车。
  • 晓起:早上起床。
  • 白蒙蒙:形容天色朦胧。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边远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感受。首句”边山莽无极”,直接表达了边远山区的广阔无垠,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通过对地形地貌的细节描写,如”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展示了丘陵的起伏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地形的不同感受和解读。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反映了他对地理名称的困惑和思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哲理性,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感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