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名士属龙头,却聘无烦借箸筹。
结客孔融居北海,逃名徐孺重南州。
能将富贵浮云视,知是神仙慧业修。
听唱阳春高格调,绕梁馀韵尚悠悠。
【注释】
原韵:即用《寿张少泉先生七十》的词调。
渡辽名士:指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字子明),因曾率军渡海,平定荆州而名闻一时。
却聘无烦借箸筹:谓吕蒙不受孙权之聘,而以一己之力,大破曹魏大军,使东吴免于覆灭,故孙权说“吾不用卿言”也。
结客孔融居北海:据《后汉书·祢衡传》,孔融为北海相,宾客众多。祢衡恃才傲物,曾作檄文辱骂孔融,孔融竟被杀。
逃名徐孺重南州:据《晋书·列传第五十二》,晋代隐士陶潜,字渊明,自号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官而归隐南山,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
能将富贵浮云视:意为富贵如过眼烟云,不足挂齿。
知是神仙慧业修:意为自己的功业和修为,如同神仙一样神奇。
听唱阳春高格调:意谓听到《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曲调,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绕梁馀韵尚悠悠:意为乐曲的余音缭绕在屋中,久久不散。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寿张少泉先生七十寿宴上,即席赋咏并自寿之作。首联赞吕蒙不慕权贵,不为孙权所招,有识时务的远见卓识。颔联以孔融、陶潜两位历史名人的典故作比,赞扬寿张先生不趋炎附势、不图名利的高洁品格。颈联写寿张先生不以富贵为念,认为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不足挂齿。尾联写寿张先生听到悦耳的音乐,心情舒畅,余音袅袅,仿佛音乐仍在耳边回荡。全诗既表达了对寿张先生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诗人自己淡泊功名、追求高洁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