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不应且高歌,明月当头感慨多。
新咏难摹流辈状,旧题易落古人窠。
大江南北群狼啸,名世英雄走马过。
聒耳风涛平复起,长河恐亦易生波。

这首诗的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时局的看法。首先,他感叹自己无法与上天进行对话,因此选择高歌以抒发情感。然后,他指出新的咏叹难以描绘出当代人的状态,而旧时的题词则容易陷入模仿古人的窠臼。接着,他用大江南北群狼啸和名世英雄走马过来比喻当前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他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认为风涛虽然已经平息,但长河恐怕也会有波涛汹涌。

译文:
问天不应且高唱,明月当头感慨多。
新咏难摹流辈状,旧题易落古人窠。
大江南北群狼啸,名世英雄走马过。
聒耳风涛平复起,长河恐亦易生波。

注释:

  1. 问天不应且高歌:诗人在夜晚感到孤独无助,无法和天对话,只能通过高歌来发泄情绪。
  2. 明月当头感慨多:诗人看到明月当空,引发了他对世事的感慨。
  3. 新咏难摹流辈状:诗人发现新的诗歌创作难以捕捉到当代人的真实状态。
  4. 旧题易落古人窠:诗人意识到旧时的诗词很容易落入模仿古人的窠臼中。
  5. 大江南北群狼啸:诗人用“狼啸”来形容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
  6. 名世英雄走马过:诗人用“名世英雄”来形容那些在乱世中行走的英雄豪杰。
  7. 聒耳风涛平复起:尽管风浪已经平息,但是诗人仍然担心国家的前途。
  8. 长河恐亦易生波:诗人认为即使河流平静,也可能再次泛起波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月夜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忧虑。他用月亮、风涛等自然景物来象征社会的变化和国家的前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他们虽然在乱世中行走,但却能够保持清醒和坚定。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