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齐豆架扎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
最喜隔墙家庙近,不时数典孝思生。

注释:

扎齐豆架扎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扎齐豆架,是搭建了一间小房子。扎松棚,是用松木搭建的帐篷。分付奚童,是吩咐仆人去取酒。趁老晴,是趁着晴朗的好天气。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

有酒先为花作寿,是说有了酒就去为花庆祝生日,没有牛还是庆幸自己会写字能耕田。无牛犹幸笔能耕,是因为没有牛,但幸好自己会写字能耕田。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

当车当肉,是形容自己像颜回一样,虽然贫穷却心安理得,像卫子荆那样,即使生活困苦也要追求完美。苟合苟完卫子荆,是指自己虽然苟且地活着,但仍然努力追求完美,就像卫子荆那样。

最喜隔墙家庙近,不时数典孝思生。

最喜隔墙家庙近,是说自己最开心的是隔墙就能看到祖庙,不时数典孝思生,是说时不时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心中充满了孝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丙寅年的秋天写的,描述了他在旷庐落成后移居的情况,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新居中的生活状况。他搭建了一间小房子,并用松木搭建了帐篷,准备在晴朗的日子里去庆祝花的生日。这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贫穷但心安理得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自己虽然没有牛,但会写字能耕田,依然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作者描绘了自己在贫贱生活中仍追求完美的精神风貌。他像颜回一样,虽然贫穷却心安理得,像卫子荆那样,即使生活困苦也要追求完美。这种精神体现了他对道德和人格的追求。

作者抒发了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他最开心的是隔墙就能看到祖庙,时不时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心中充满了孝思之情。这种情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贫贱生活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以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