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隐义熙年,堪笑文官尽爱钱。
明主胸襟宏翕受,大臣眼界澈中边。
乞身贺监宸衷谅,养志曾参母氏怜。
漫恨绨袍人莫赠,高堂抚慰胜装棉。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黄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渊明归隐义熙年,堪笑文官尽爱钱。
“渊明”指的是东晋的诗人陶渊明。他因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选择隐居在田园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的“义熙年”是指东晋义熙年间,也就是公元405年到416年之间。陶渊明在这个时期选择隐退,远离世俗的纷扰。然而,他的行为却引起了当时文官们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他放弃官职和权力,只顾自己享受清贫的生活。
明主胸襟宏翕受,大臣眼界澈中边。
“明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这里指宋朝的君主宋高宗赵构,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恢复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然而,他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南宋时期的衰落。这里的“眼界澈中边”指的是赵构的眼光狭隘、短视,他没有看清整个局势的发展,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乞身贺监宸衷谅,养志曾参母氏怜。
“乞身”是指辞去官职。这里的“贺监”指的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张齐贤,他在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也因贪腐而被弹劾,最终被迫辞职。这里的“宸衷谅”指的是皇帝的心意,表示皇帝对张齐贤的谅解和支持。
漫恨绨袍人莫赠,高堂抚慰胜装棉。
“绨袍”是一种用蚕丝制成的袍子,这里代指朝廷给予的赏赐。然而,这些赏赐并不能满足陶渊明的生活需求,他对此感到深深的遗憾。这里的“高堂”指的是陶渊明的家世显赫,他的父亲是东晋的名将陶侃。陶侃去世后,留下了许多财产给儿子们,其中也包括丰厚的赏赐。然而,这些都比不上陶渊明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带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