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有本,培植系乎人。
何谓真种子,一点核中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字逐句地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注意理解关键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杂咏十首”的标题下有作者小传:“元结,字次山,号漫郎山人,零陵人也。天宝五载进士。大历初,累迁为道州刺史。时湖南节度使兼摄观察使崔国辅以政令不修,上表荐之。德宗召见,问以理道,对曰:‘臣闻天子者,有道德而守礼义者也。’帝嘉其言,授谏议大夫。后罢还,卒于家。”

(1)

“万物各有本”,万物都有它的根源,这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根据,都有它的源头。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万物都是从根源生长出来的,就像种子是树的根源那样。“培植系乎人”,种植培育在于人的用心和努力。这里的“培植”指种植培育,也就是培养。“系”在这里是依靠的意思。“人”是指种植人。“培植”即栽培培育。这里指栽培、培养。

(2)

“何谓真种子,一点核中仁”,真正的“种子”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小小的“核”里。这“核”指的是果实,因为一粒种子是由一个果实长出来的,所以说“核”。这里用到了反诘句式,强调种子的重要性。“仁”指仁爱之心。这里指仁心。

(3)

“一点核中仁”,一点小小的果仁,里面蕴藏着仁爱之心。这里的意思是说: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内心的善良和美好品质就如一粒小小果仁里的仁爱之心一样珍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种子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人的品德修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的人格理念。诗的前两句是说万物都有自己的根,都靠人的培养,最后一句点出真正的“种子”在小小的果仁里,说明真正的“种子”是内在的,只有内心充满仁爱才能称之为“种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