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节高风重柏舟,輶轩问俗首先求。
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
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
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

【注释】

节妇郑氏:节妇,指节操坚贞的女子。郑氏,即郑夫人。

苦节高风重柏舟:苦节,指郑夫人能忍受艰苦的生活。重柏舟,指郑夫人能坚守高尚的节操,如同重柏舟一样坚固。

輶轩(yóuxuān)问俗: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这里指使者。问俗,指询问风俗。

长乐嗤青史:长乐,指郑夫人,因为郑氏生活在汉代,所以称为“长乐”。嗤,讥笑、嘲笑的意思。青史,指历史上的事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常常嘲笑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人是靠权谋得来的。

巾帼共姜壮海洲:巾帼,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共姜,春秋时期齐国的美女,以贤淑著称。这句意思是说,巾帼(即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也像共姜一样的贤淑。这里的海洲是指大海,比喻广阔的天地。

片石褒名扬矢志:片石,用石头作为比喻,表示微小的牺牲。褒名,表扬名声。扬矢志,扬指传扬,射箭时用力向后拉,使箭飞出去。这里指郑夫人的名声被传扬,她的决心也被宣扬。

一缣就地快同游:一缣,指价值很小的绸缎。就地,在地上。快同游,快乐地一同游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夫人用一块丝绸做的衣服,就可以让她和大家一起欢乐地玩耍了。

他年马鬣松阴满:他年,指将来的某一天。马鬣,指马鬃上的毛。松阴,松树的阴影。满,充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来有一天,马鬃上的松树阴影将充满整个世界。

应有鸳鸯泣上头:鸳鸯,指鸳鸯鸟。泣,流泪。上头,上面。这句的意思是说,鸳鸯鸟应该在这里流泪,因为它们知道郑夫人的牺牲是多么的伟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一位节妇的挽诗。全诗通过对节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封建道德的蔑视以及对妇女地位提高的期望。

第一句“苦节高风重柏舟”,诗人通过“苦节”二字来表达这位节妇的高尚品格。她的节操如重柏舟般坚固,不受世俗污染。第二句“輶轩问俗首先求”,“輶轩”指的是使者所乘的车,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或使者。他们来到这位节妇的家乡,是为了了解当地的风俗情况,而这位节妇却成为了第一位受到尊敬的人。第三句“须眉长乐嗤青史”,诗人通过“长乐”二字来赞美这位节妇的贤淑。她虽然身处逆境,但她的贤淑却让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人们感到羞愧。第四句“巾帼共姜壮海洲”,诗人用“巾帼”一词来赞美这位节妇的女性力量。她的力量足以与历史上的美女共姜相媲美。第五句“片石褒名扬矢志”,诗人通过“片石”这个词来表示这位节妇的贡献之微末。然而,正是因为这份微末的贡献却被人们传颂,她的名字也因此得以扬名。第六句“一缣就地快同游”,诗人通过“一缣”这个词来表示这位节妇的节俭。她只用一块丝绸做的衣服就能让人们和她一同游玩,享受快乐的时光。第七句“他年马鬣松阴满”,诗人通过“马鬣”这个词来象征未来的繁荣景象。马鬣上的松树阴影将充满整个世界,象征着这位节妇的崇高地位将被世人所铭记。最后一句“应有鸳鸯泣上头”,诗人通过“鸳鸯”这个词来表达对这位节妇的哀悼之情。她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付出了巨大代价,她的泪水将洒落在这片土地上。整首诗歌充满了对这位节妇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封建道德的蔑视以及对妇女地位提高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