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节高风重柏舟,輶轩问俗首先求。
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
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
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
节妇郑氏诗
介绍
。
《节妇郑氏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山谷集》,全诗共四句。
《节妇郑氏诗》
节妇无媒嫁异乡,风尘中道自悲伤。
家贫衣食难为活,身死名存亦可怜。
生前不识忧愁苦,死后空知富贵荣。
今日相逢如旧日,莫教人笑鬓毛苍。
译文
节妇郑氏无媒嫁到异乡,风尘中道自悲伤不已。
家贫衣食难为活,身死名存亦可怜。
生前不识忧愁苦,
死后空知富贵荣。
今日相逢如旧日,莫教人笑鬓毛苍。
注释
- 节妇:节义女子的统称。
- 郑氏:
相关推荐
【注释】 节妇郑氏:节妇,指节操坚贞的女子。郑氏,即郑夫人。 苦节高风重柏舟:苦节,指郑夫人能忍受艰苦的生活。重柏舟,指郑夫人能坚守高尚的节操,如同重柏舟一样坚固。 輶轩(yóuxuān)问俗: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这里指使者。问俗,指询问风俗。 长乐嗤青史:长乐,指郑夫人,因为郑氏生活在汉代,所以称为“长乐”。嗤,讥笑、嘲笑的意思。青史,指历史上的事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节妇郑氏诗: 廿载红颜誓柏舟,霜天皓月耀中洲。 绘来环佩皆生气,死去纲常属女流。 早订双栖同土壤,肯留只影度春秋。 尺丝魂断声名振,愧杀须眉万古愁。 注释: 1. 廿载红颜誓柏舟:意为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誓言,誓死不渝的忠诚。 2. 霜天皓月耀中洲:形容夜晚的景色美丽宁静,象征着节妇郑氏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3. 绘来环佩皆生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环佩作为古代女性的标志
【注释】 台地产中洲:指台州,产中洲。中洲即今浙江温州市一带。 鹿驭在王家:指郑氏女被选为王妃,随夫婿王氏入宫。 原氏:即郑氏。 伉俪方两年:指夫妻结婚才两年。 问岁二十耳:言其时年仅二十。 双凤失其俦:比喻郑氏女失去了丈夫,如同失去配偶的两只凤凰。 孤鸾悲鸣矣:比喻郑氏女失去夫婿后悲痛欲绝。 镜破不复圆:比喻郑氏女失去丈夫后,如镜子破碎不能再修复完整。 柏舟用自矢:比喻郑氏女殉夫自尽。
双凤和鸣情深意笃,屈指算来年已二十。夫妻恩爱两情相依,然而命运多舛,一夜之间丈夫离世。 杜鹃啼血泣声哀婉,鸳鸯被血染红欲断肠。女子心如冰雪纯洁无瑕,为坚守节操轻生重义。 短短几句誓言寄托深情,面对亲人悲伤心情更加迫切。母亲不要担心我的残躯,我宁愿遭受薄命也绝不惋惜。 生死离别转眼即至,亲族纷纷前来悼念哀悼。精魂顷刻消散化为天地,此情此景堪比巾帼英雄。 君不见湘竹斑斑泪痕相传自古
【注释】: 凄绝香闱忽折鸾:凄凉悲惨,香闺突然传来消息说皇帝被废。 无端:无缘无故。玉树:指杨贵妃,唐明皇的宠妃。 百年心事梦中托:一生的心事都寄托在梦境中。 九转肝肠哭后乾:哭得肝肠欲断。 蜀魄夜啼霜月冷:形容女子因丈夫死去而哀痛欲绝。蜀魄,传说蜀地多鬼,这里指丈夫死后化为鬼魂。 湘魂时绕凤江干:形容女子思念丈夫之情深切如湘水之魂,时时萦绕在湘江之畔。湘魂,湘水的魂魄,这里指思念丈夫的魂灵。
【注释】 节妇郑氏,唐代妇女。 凤,鸾鸟。 薤露,古乐名,汉末蔡琰为曹操作诗时用。 蜀魄,指蜀地的英魂。 吴干:春秋吴国勇士干将。 须眉:代称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郑氏的悼亡诗。首句写郑氏的丈夫死后,她悲痛欲绝,连凤鸾都飞走了,可见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次句写她在悲伤之余,仍强忍丧夫之痛,吟唱《薤露行》,抒发心中的哀伤。第三、四句描写了秋夜月明霜天肃杀的景象和空山中风声凄厉的情景
【注释】 名家淑女掷芳年:指名门闺秀的少女。掷,抛掷,投掷。芳年,青春岁月。 三生石上缘:佛教传说中前世、今世、来世是三世,三生即三世。石上缘,指命中注定的姻缘。 皎月长明沧水面:明亮的月光永远照耀着沧澜的水面。皎月,明亮的月亮。沧澜,沧海。水,指大海。沧浪,大波浪。 颓风直挽凤山巅:残败的风气像狂风一样直扑凤山的顶端。颓风,衰败的风气。挽,拉,扯。凤山,凤凰栖息的山。 岂贪盛节垂千叶
节妇郑氏诗 才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 此诗为清代张士箱所作《节妇郑氏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才情横溢的少女郑氏,在青春年华时便失去了与心上人的良缘,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郑氏原姓原氏,是台地产中洲人。她年轻美丽,才华横溢,原本可以与心爱的人共结连理。然而,命运却让这对佳人未能走到一起,只留下双鸾孤鸣、镜破难圆的遗憾。 诗中“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两句
诗句解读: 1. “珠沉玉碎失光辉”:珍珠和玉石在破碎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与价值。这里比喻郑氏节妇的贞节之身一旦失去,就如同失去光芒的珍宝。 - 关键词:珠沉玉碎、失光辉 - 注释:形容失去贞洁后的悲哀和绝望。 - 赏析:通过对比珍珠和玉石的破碎,突出其珍贵与不屈的精神。 2. “皓月贞心斗雪飞”:在皎洁的月光下,郑氏的忠贞之心犹如雪花般纯洁而坚定。 - 关键词:皓月、贞心、斗雪、飞 - 注释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节妇郑氏诗》。全诗以琴风、霜月、花魄、水云等自然意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节妇郑氏坚韧不屈、忠诚贞烈精神的赞美和怀念。 首句“琴风凄断泣孤鸾”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意境:琴声悲切,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联想到孤鸾(即离群的鸾凤)在琴声中哀鸣。这既表达了作者对节妇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次句“霜月惊看花魄残”则以霜月和花魄为意象
【注释】 节妇:封建时代妇女在丈夫死后守寡为节的妇女。郑氏:指郑氏女,即诗中的作者。慷慨:慷慨激昂。捐躯:捐躯报国。易:容易。从容:安详自得的样子。全节:保全名节。偏作:偏要。肝(gān):心肝。明镜悲秋尽:比喻忠贞不渝的心志。明镜:比喻清白之心。悲秋尽:悲伤秋天过去。幽云拂雨寒:形容风雨凄冷、阴森。风谣传海内:传说风声传到全国各地。 【译文】 女子慷慨捐躯报国很容易;
诗句释义 1 欲图相见在幽冥: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氏节烈行为的钦佩,希望她在阴间也能见到她生前的行为。"幽冥"通常指死后的世界,"相见"表明了愿望和期待。 2. 月暗风摧痛雉经: "雉经"可能是指郑氏的衣带,这里用来形容她身着的衣物因为悲痛而显得凌乱不堪。"月暗风摧"形容环境阴沉压抑,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3. 女子一生斯不愧: "斯"在此为副词,表肯定语气,"不愧"意味着无愧于心
【注释】 度(dù):度过。春光:青春。二十:女子二十为及笄之年,这里指女子到了二十岁。绣帏:绣着花纹的窗帘,这里代指闺房。鸳鸯偶:成双成对的夫妻。成仁:成就大仁。志:意志、决心。取义:为了正义而牺牲。从容:不慌不忙。名:名声、美名。乐自知:乐于自我欣赏。贪生惜死:舍不得生存,舍不得死亡。自何为: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存白发人间老:不担心人世间的衰老。愿损红颜地下随
【注释】 节妇郑氏:即《节妇吟》的作者郑愔。王郎传忽没:丈夫王郎去世了。胡不叹生辰:为什么不叹息自己的生日(指妻子的生日)呢。缱绻:情思缠绵,留恋难舍。谢里邻:辞别邻里。屏诸方寸气:摒除心中的杂念。续厥百年身:延续自己的生命。造物:造化、天意。翻为累:反而成为累赘。花开减却春:花儿开了,春天也过去了。 【赏析】 这是一篇悼亡诗。郑愔的妻子郑氏,是名重一时的才女,与李白交过朋友
【注释】 吾家孙女名月娘,少小聪颖识书帙。十九及笄归王门,尝服敬恭称良匹。 何意王生命不辰,一朝捐背嗟云没。义重移天女知之,矢志从夫泪成血。 我闻其语奔相视,女自雍容正言说。尺丝昨夜手自裁,愿与讷甫栖同穴。 妇式礼言一与齐,茕独此身不欲活。乡里见者为酸辛,自视声吞皆哽咽。 拜辞尊长与姑嫜,礼数周详到毫末。举止安闲若平时,顷刻房巾命巳绝。 精诚凛凛塞两间,生气飘飘凌白日。似此贞烈信难哉
【注释】 行年:年龄。笄(jī):古代女子成年的头饰。鲁论:指《论语》。王生:王氏之子。期:期望。何意:怎么的意思。结发:女子出嫁时把头发盘成髻,叫“结发”,这里代指丈夫。逾:超过。不拒:不拒绝。重姱修:重视自己的美好修养。尺丝:指新丧之妇。寻:寻找。红袖:指新娘。夫柩:指丈夫灵柩。辞亲:告别父母。有:拥有。假:借用。梁鸿案:指孔子对梁鸿妻子孟光的赞美。河洲:汉末民谣:“清河作志操,河洲起微风
节妇郑氏诗: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 松柏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 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 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 注释: 杀身取义古为程: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这是自古以来的高尚行为。 世上浮云一羽轻:比喻世间的名利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轻飘飘的不值一提。 松柏自能留正气:松树和柏树都是常绿植物,象征着正直和坚韧的品质,它们能够保持自身的正气。 杨花终不是芳名
节妇郑氏诗 绣幕尘生破镜鸾,一朝春色已凋残。 从容就义冰心苦,慷慨辞亲血泪乾。 渺渺幽魂随地下,萋萋衰草泣江干。 百年今日乾坤老,一夜西风俎豆寒。 注释: 1. 绣幕尘生破镜鸾:绣幕上灰尘已经覆盖了镜子上的鸾鸟图案。2. 从容就义冰心苦:从容不迫地选择了一条死亡的道路,内心充满了痛苦。3. 慷慨辞亲血泪乾:面对亲人,郑氏毫不犹豫地决定放弃生命,泪水已经干涸。4. 渺渺幽魂随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