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球
移家 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 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 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译文: 淡泊名利,内心自在宽慰,我选择在东边靠近树林的地方安家。鸟儿在清晨阳光中欢快地鸣叫,树枝在春天的微风中轻轻摇曳。人们整理着青山外的衣帽,显得精神焕发。张大千已经懂得建造完美居所的意义,陶渊明则满足于简陋的住所。天地间万物各有其规律
龟山晚眺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 诗句都从闲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雕霜坠叶红。 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 注释: 龟山:位于今江苏南京,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 竹杖行吟醉晚风:形容诗人在傍晚时分,手持竹杖行走在山水之间,吟诵诗句,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诗句都从闲里得:指诗人在悠闲自在的状态下,得到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物情好向静时穷
世事浮沉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 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 译文:世间的纷扰和变迁都寄托在酒杯里,海中的月亮高悬直至门户之旁。 身体像竹子一样依附着它的分节而存在,梦境中缠绕着花朵仿佛要断开魂魄。 灯下的读书声让书籍上的灰尘积累如干枯的虫蛀,耳边的蟋蟀叫声让我失去了悲伤的猿猴。 只有使君你独有怜才之心,频频地给我下达诗篇的檄文并穿越我草屋的围墙。注释:世事:指人间的一切事。海蟾:海月
节妇郑氏诗: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 松柏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 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 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 注释: 杀身取义古为程: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这是自古以来的高尚行为。 世上浮云一羽轻:比喻世间的名利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轻飘飘的不值一提。 松柏自能留正气:松树和柏树都是常绿植物,象征着正直和坚韧的品质,它们能够保持自身的正气。 杨花终不是芳名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 诗句都从闲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雕霜坠叶红。 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
世事浮沉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 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 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 怜才独有使君在,频檄诗篇过草垣
郑应球,字桐君,凤山县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 性情耿介,崇尚气节。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 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 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 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参考李丕煜《凤山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人物〉。
郑应球,字桐君,凤山县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 性情耿介,崇尚气节。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 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 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 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参考李丕煜《凤山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