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明府村夜原韵

世事浮沉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
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
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
怜才独有使君在,频檄诗篇过草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宋明府村夜原韵》是清朝郑应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郑应球,字桐君,生于凤山县,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贡生,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在经历了朱一贵事件之后,尽管受到追捕,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的这些经历和性格特点都反映在了这首《和宋明府村夜原韵》中。
  2. 作品原文与赏析:郑应球在《和宋明府村夜原韵》中描绘了世事的沉浮与个人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高洁品质。诗中的“海蟾高挂到衡门”与“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等句子,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夜晚的场景和氛围,更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3.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还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特点。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郑应球成功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郑应球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生活状态。

《和宋明府村夜原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趣的古诗,更是一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学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