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
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
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移家
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
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
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译文:
淡泊名利,内心自在宽慰,我选择在东边靠近树林的地方安家。鸟儿在清晨阳光中欢快地鸣叫,树枝在春天的微风中轻轻摇曳。人们整理着青山外的衣帽,显得精神焕发。张大千已经懂得建造完美居所的意义,陶渊明则满足于简陋的住所。天地间万物各有其规律,我们只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就好。
注释:
- 淡泊无营意自宽:指心境恬淡,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欲望。
- 移家东郭:在东面的郊外建新家。东郭,地名,位于今天韩国首尔附近。
- 林峦:指的是周围的树木山峦。
- 鸟吟白日春前树:指鸟儿在明媚的白日里歌唱于春色满园的树木之上。
- 人整青山竹外冠:指人们整理好衣物,穿上青山外的外衣。这里形容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理仪容,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 张老:此处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张九龄(750年—815年),他的诗作多以政治和民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 渊明:即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被后世尊称为“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田园生活的平淡与闲适,语言质朴自然。
- 物理:这里指自然的法则和道理。
- 聊借鹪鹩信所安:借用鹪鹩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鹪鹩是一种小巧而坚韧的鸟类,它们常常在树枝上筑巢,即使条件艰苦也能适应并生存,象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切情感。首句“淡泊无营意自宽”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和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接着,“移家东郭近林峦”描绘了新家的位置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鸟吟白日春前树”和“人整青山竹外冠”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在新家中的感受,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景致让人感到宁静与愉悦。这里的“人整青山竹外冠”不仅形容了人物整洁的外表,也隐喻了心灵上的净化与提升。
最后两句“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则是作者的自我评价和借鉴。他不仅赞赏前辈如张九龄的居住环境,也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中得到启发,认为简单的居所同样可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这一句更是深化了主题,指出虽然外在的环境各异,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就像鹪鹩依靠自然的庇护一样,诗人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心态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环境的描述,更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