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从夫孰颉颃,盖棺犹著嫁衣裳。
丹心直付冰霜冷,白骨能同日月光。
天上玉楼应有伴,人间巾帼独流芳。
尘阛那得留仙种,两两精魂依北邙。
节妇郑氏诗
才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
此诗为清代张士箱所作《节妇郑氏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才情横溢的少女郑氏,在青春年华时便失去了与心上人的良缘,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郑氏原姓原氏,是台地产中洲人。她年轻美丽,才华横溢,原本可以与心爱的人共结连理。然而,命运却让这对佳人未能走到一起,只留下双鸾孤鸣、镜破难圆的遗憾。
诗中“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两句,深刻地揭示了郑氏面对命运不公时的坚定信念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她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尚情操,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不仅是对郑氏悲剧命运的描写,更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赞美。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往往受到极大的限制,她们的命运常常被家庭、社会所左右。然而,郑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坚强和从容。
诗中还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这句话意味着即使生命终将消逝,也要以最美的姿态存在于世间。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和珍视,展现了郑氏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节妇郑氏诗》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独立和自尊的作品,也是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尊严的一种探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