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蝇病不起,隐隐覆墙端。
热处声相乱,寒时飞却难。
无须挥扇逐,已惜抱形残。
当日趋炎态,可教冷眼看。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其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进行赏析即可。
(1)
“秋蝇病不起”,写秋天里苍蝇生病而不愿起的样子。“秋蝇”即秋天的苍蝇,“病不起”是说苍蝇得了病,不能飞了,也无力飞了,所以作者要描写它们的状态。
(2)
“隐隐覆墙端”,写秋天里苍蝇的体态。“隐隐”是隐约的意思,“覆”是覆盖的意思,“墙端”是墙角。苍蝇的身体很小,所以作者用“微微”“隐隐”来形容。
(3)
“热处声相乱”,写在炎热中苍蝇嗡嗡乱飞的样子。“热处”是说炎热的地方,“声相乱”是说苍蝇的声音杂乱无章。
(4)
“寒时飞却难”,写寒冷时苍蝇飞行困难的样子。“寒时”是说寒冷的时候,“飞却难”是说苍蝇飞行困难。
(5)
“无须挥扇逐,已惜抱形残”,“无须挥扇逐”,意思是苍蝇已经没有力气挥动翅膀了,不需要再被赶走了。“已惜抱形残”,意思是已经很可惜了身体变得残缺不全,这两句是写自己对苍蝇的怜悯之情。
(6)
“当日趋炎态,可教冷眼看”,意思是当秋风来临的时候,苍蝇就会渐渐消瘦下去,这个时候可以让人冷静地看待它。“趋炎态”,是说逐渐消瘦下去的样子。“可教冷眼看”,是说可以让人在冷静地看待它,不对它加以同情或者怜悯。
【答案】
译文:
秋天的苍蝇生了病就不想起来,身子微小,只能隐约地盖住墙角。炎热时,声音杂乱,无法飞翔。寒冷时,飞行困难,很快消瘦。不必用扇子驱赶,已经很可惜。到了秋风,慢慢消瘦下去,这时可以用冷静的心态去看待它。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期。当时诗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心情十分郁闷。但诗人并没有沉湎于悲伤之中,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并从中发现美,发现生命的价值。
“秋蝇”是诗人的近邻,诗人经常看到它们飞来飞去,因此,对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观察入微。诗人在《夏日》一诗中写道:“蝉鸣黄叶树,萤火白茅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见诗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本诗首句写秋天苍蝇生病不能飞了。苍蝇生病了,自然就无法飞翔了,但是诗人却没有把这种状态描绘得凄凉不堪,相反却写得十分生动,仿佛苍蝇生病之后还能看见它的存在一样。次句写的是苍蝇的身体很小,只能隐约地盖住墙角。这里诗人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把苍蝇比作一个小小的身影,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第三四句写苍蝇在炎热时,声音杂乱无章,无法飞翔。这里诗人用“热处声相乱”来形容苍蝇飞行时的喧闹状态,形象生动。最后两联写的是秋风来临,苍蝇逐渐消瘦,诗人则用冷静的心态去看待它。
诗人通过观察苍蝇,从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诗人的这种乐观态度值得人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