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
成仁只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
取义成仁乐自知,贪生惜死意何为。
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
大慧早参仙女句,芳声倾动侍郎词。
侍郎词赋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蔼然。
阿郑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鲰生更。
强将斑管指中飞,共勒贞名传德行。
【注释】
度(dù):度过。春光:青春。二十:女子二十为及笄之年,这里指女子到了二十岁。绣帏:绣着花纹的窗帘,这里代指闺房。鸳鸯偶:成双成对的夫妻。成仁:成就大仁。志:意志、决心。取义:为了正义而牺牲。从容:不慌不忙。名:名声、美名。乐自知:乐于自我欣赏。贪生惜死:舍不得生存,舍不得死亡。自何为: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存白发人间老:不担心人世间的衰老。愿损红颜地下随:愿意把美丽的容颜留在地下与自己相伴。大慧:聪明绝顶。早参仙女句:年轻时就受到过仙女点化。芳声:美好的声誉。侍郎:官职名。词:诗歌。本:本来。悠焉:悠闲的样子。蔼然:和蔼可亲的样子。阿郑:指郑氏。阿,通“婀”。
【赏析】
这首诗是郑氏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位节妇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所思所想,表现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坦然。
首句“才度春光年二十”,诗人以“度春光”起笔,既写出了时间,又表明了人物所处的年龄阶段,从而引出下文的“绣帏便失鸳鸯偶”。这里的“度春光”是指过了春天这个季节,意味着已经度过了人生的青春时期,也暗示出郑氏在青春年华之时已嫁给了别人。“绣帏便失鸳鸯偶”则表明郑氏在青春年少之时就已经嫁给了别家,失去了与心上人的鸳鸯之偶,这两句一问一答之间,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还表现了她的性格特征,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也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
接下来三句,“成仁只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取义成仁乐自知”,“取义成仁乐自知”一句中“乐”字重复出现,说明郑氏对于能够成就大仁大义这件事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内心,是一种内心的愉悦,也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种肯定。“贪生惜死意何为”,“贪生惜死”是郑氏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状态,她不愿意为了苟延残喘而活,不愿为了苟且偷生而死,她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立场,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不存白发”指的是不希望自己像那些白头翁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虚度年华,蹉跎岁月;“愿损红颜”则是说愿意将自己的美貌都用来陪伴自己地下的亲人,这是郑氏对于生死离别的一种豁达态度和对待亲人的深情厚谊,她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将美好的形象留给亲人作伴。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勇气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女性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死亡的坦然,同时也展示了她对于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