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如门忽对峙,一滩前横石齿齿。
声振林木惊春雷,势杂风雨奔江水。
洪涛吸呿吞孤舟,虎牙森锯毋乃似。
巉岩穿凿铁练垂,篙师攒挽争上驶。
东风比虎更颠狂,布帆高张疾于矢。
我启篷窗窥峭壁,摩天苍翠尺有咫。
回头左顾仙人桥,十二峰背环江涘。
乘风破浪须臾间,张牙舞爪胡为尔。
苛政之猛殊未闻,危滩之险已如此。
嗟尔西行入蜀船,黄牛白狗从兹始。
【注释】
过:经过。虎牙滩:位于四川宜宾市,是岷江上游的著名险滩之一。虎牙:形容江边岩石险峻,形状像老虎的牙齿。巉岩:高峻的山崖。比:比较。苛政:残暴的政治。西行:向西行船。黄牛白狗:指四川的土特产,即四川盐井和猪。
【赏析】
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长江三峡中著名的险滩——虎牙滩。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东风”起航到“黄牛白狗”。
“连山如门忽对峙,一滩前横石齿齿。”首二句写江流险阻,山峡雄奇。山峡两岸峭壁千仞,陡峭高峻;江面狭窄曲折,水流湍急浪高。诗人用“如门”“对峙”“横石”等词,形象地描绘出峡谷的雄伟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声振林木惊春雷,势杂风雨奔江水。”这两句写虎牙滩上波涛汹涌,水声震谷。虎牙滩地势险要,水流湍急,风大浪高,气势磅礴,仿佛能将人掀翻在地。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虎牙滩的险恶程度。
“洪涛吸呿吞孤舟,虎牙森锯毋乃似?”这两句进一步描述虎牙滩上的险情。洪涛呼啸怒吼,猛烈地冲击着孤舟,犹如猛兽张开血盆大口欲将船只吞噬。虎牙滩的岩石如同利剑一般锋利无比,仿佛要将船只劈开。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虎牙滩以生命,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巉岩穿凿铁练垂,篙师攒挽争上驶。”这两句写人们面对险滩时的紧张气氛。峭壁上有无数洞穴,如同铁练般悬挂在半空;人们争相用力攀爬,努力寻找通往对岸的道路。这里通过描绘人们与虎牙滩搏斗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勇气。
“东风比虎更颠狂,布帆高张疾于矢。”这两句写船夫驾驭船只的技巧。东风劲吹,船帆鼓涨,如同狂风暴雨中的猛虎一般凶猛;船夫们奋力操控着船桨,使船速加快,仿佛射出的箭一般迅速。
“我启篷窗窥峭壁,摩天苍翠尺有咫。”这两句写诗人站在船头眺望远方的景色。透过船篷窗孔,诗人看到了峭壁之上郁郁葱葱的苍翠树木;抬头仰望,只见天空湛蓝明净,云彩飘渺。这里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虎牙滩的壮丽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
“回头左顾仙人桥,十二峰背环江涘。”这两句写诗人回望虎牙滩周围的自然景观。回头望去,诗人看到了仙人桥下清澈的江水;左顾四周,只见十二座山峰耸立江畔,宛如仙境一般美丽。
“乘风破浪须臾间,张牙舞爪胡为尔。”这两句写船夫驾船勇闯虎牙滩的情景。风起浪涌,船夫们奋力驾船破浪前行;他们如同猛虎般威猛,张牙舞爪般勇猛无畏。这里通过描绘船夫们的英勇形象,赞美了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苛政之猛殊未闻,危滩之险已如此。”这两句写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担忧。诗人认为苛政残酷无情,而虎牙滩这样的险滩却已经如此危险,可见社会现状令人堪忧。
“嗟尔西行入蜀船,黄牛白狗从兹始。”“嗟”字在这里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他劝诫朋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视虎牙滩的危险;同时提醒朋友注意安全,避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虎牙滩险恶景象的描绘和对船夫英勇行为的赞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