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
【注释】 清明前三日甘墩村看桃花:清明时节,三日前去甘墩村赏桃花。 春半尚阴寒,闲居感羁旅:春天的半边,还是阴冷,闲居中感受到羁旅的辛酸。 散愁过北关,独行无伴侣:在北关散去忧愁,独自行走没有伴儿。 颇闻甘墩中,花向东风语:听说在甘墩村中,花儿向着东风吹着口哨。 快唤坝上舟,随风任容与:赶快召唤上坝头船,随风飘荡任由它自在。 行行十里余,明妆无几许:走了十里多,看到美丽的景色却很少。 遥瞻李王塘
焦山自然庵坐雨 萧瑟的江上细雨,急促地拍打着树林,寒意逼人。 把酒言欢话今夕,临风怀古乐陶然。 沧洲秋已晚,红烛夜初残。 我亦耽栖隐,蜗庐信可安? 注释: 1. 焦山自然庵:指焦山的一座茅草庵,自然庵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所建,位于焦山之巅,故称。 2. 萧萧江上雨:萧萧,形容风雨之声;江上,指江南地区;雨,指下雨的声音。 3. 急点振林寒:形容雨势迅猛,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随园时,触景生情之作。下面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过随园 - 诗句释义:经过随园。 - 译文:我再次走过了随园。 - 关键词及注释: 过: 经过/通过。 西州门畔重经过,风景依然唤柰何 - 诗句释义:站在西州门外,我再次走过这里,但这里的景色还是那么美丽,让我不禁感叹。 - 译文:我再次走过了西州门,但这里的景色依旧如此美丽,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叹。 -
【诗句释义】 绝壁何代辟,中分称剑门。 岂繄巨灵手,擘断苍云根。 我从湖中来,但见云吐吞。 今晨访岧峣,划然苍翠痕。 攀跻甫及半,沧海浮朝暾。 俯仰觉愈艰,手更烟萝扪。 群山倏然低,始觉兹峰尊。 缒凿历幽险,悠悠谁与论。 【注释】 - 绝壁:高耸入云的峭壁。 - 何代辟:何时开凿而成。 - 擘断苍云根:指巨大的力量能将苍天斩为两半。 - 我从湖中来:从湖中来此。 - 但见云吐吞:只看见云雾缭绕
【注释】: 1. 深云庵壁上读外舅海门先生诗:深云,指深山云雾缭绕之处。庵,佛教寺庙。海门先生,外舅的字。 2. 儿时见此诗:儿时,小时候。 3. 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盘桓,徘徊不前。雒诵,诵读。 4. 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今晨,早上。禅扉,寺庙的门。破灶,做饭用的锅。茶烟,煮茶的烟。 5. 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尘封,被尘土覆盖。阁上经,佛经。 6.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重启
【注释】 凌江:指长江。石帆楼,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门外的鸡笼山上。 万里:形容远大无边。海风,泛指江上吹来的风。 六朝文物:泛指六朝时遗留下来的文物。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翠辇:皇帝所乘的青油饰彩绘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赏析】 这首七绝,前半写石帆楼,后半写诗人登临所见所感。 第一句“凌江片石似帆飞”,写石帆楼上的一块巨石,仿佛像一叶扁舟。“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石帆楼的位置
临东亭看月 天风吹海月,如水浸虚亭。 醉客发长啸,余音入窈冥。 江光秋早白,山色夜逾青。 何处孤舟笛,凄凉不可听。 注释: 1. 天风吹海月:形容风势强劲,仿佛能吹动海水上的月亮。 2. 如水浸虚亭:像水一样浸透了空荡的亭子。 3. 醉客发长啸:醉酒的人发出长声的呼喊或呼唤。 4. 余音入窈冥:声音在幽深的地方回荡,无法消散。 5. 江光秋早白:秋天的江水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更加明亮。 6.
春半尚阴寒,闲居感羁旅。 散愁过北关,独行无伴侣。 颇闻甘墩中,花向东风语。 快唤坝上舟,随风任容与。 行行十里余,明妆无几许。 遥瞻李王塘,嫣红才半吐。 徒见往来艭,茶商杂渔父。 回首忆年时,胜情恣豪举。 分舫徵笙歌,联舆嬉士女。 兹辰近寒食,光风吝和煦。 穆然溯畴曩,愈觉鲜情绪。 寂寞打桨还,百壶倒村酤。 镫明弥勒龛,潇潇闻夜雨
儿时见此诗,面壁心欢喜。 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 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 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 名山留千秋,先生长不死
绝壁何代辟,中分称剑门。 岂繄巨灵手,擘断苍云根。 我从湖中来,但见云吐吞。 今晨访岧峣,划然苍翠痕。 攀跻甫及半,沧海浮朝暾。 俯仰觉愈艰,手更烟萝扪。 群山倏然低,始觉兹峰尊。 缒凿历幽险,悠悠谁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