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剑门

绝壁何代辟,中分称剑门。
岂繄巨灵手,擘断苍云根。
我从湖中来,但见云吐吞。
今晨访岧峣,划然苍翠痕。
攀跻甫及半,沧海浮朝暾。
俯仰觉愈艰,手更烟萝扪。
群山倏然低,始觉兹峰尊。
缒凿历幽险,悠悠谁与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中的《登剑门》是一部描绘广元剑门关的古代诗歌。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而剑门关,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壮观的自然景观,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登剑门》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曹宗旦的作品,诗中“凿开千里地,通得一隅天”表达了剑门关自古以来作为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的重要性。诗中还描述了剑门关两侧的山脉和云雾,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这样的自然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想象出剑门关的雄伟景象,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能力。

除了直接描写剑门关的诗作外,其他文学作品同样以剑门关为背景或灵感来源。例如,近现代诗人雷舒迪的《剑挑星阵,杖走天梯》中,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古人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剑门关的军事地位。贾雪梅的《赠施道州二首·胡尘突过剑门关》则从历史角度切入,描述了战争年代剑门关的紧张局面,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这种通过历史事件折射出来的情感与思考,使得剑门关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

文学作品《登剑门》不仅以其生动的笔触捕捉了剑门关的自然景观,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反思,展现了剑门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人文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人类共同记忆的珍视和弘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