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门畔重经过,风景依然唤柰何。
楼上重帘低夕照,桥边小艇压枯荷。
绛纱帐掩人来少,黄叶林空鸟散多。
此日羊昙倍惆怅,那堪扶醉访烟萝。
过随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随园》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散文,并非诗歌。这篇散文通过作者对随园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过随园》不仅记录了随园的历史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还体现了袁枚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品背景:《过随园》的创作时间是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此时袁枚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随园位于南京附近,原为隋大人所建的园林,后由袁枚买下并加以改造。在这篇散文中,袁枚详细地描述了随园的地理位置、建筑布局以及他个人对随园的喜爱和改造过程。
主题内容:《过随园》通过对随园的描述,表达了袁枚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文章通过对随园的描写,展现了随园的历史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袁枚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艺术特色:袁枚在写作上注重简洁和铺陈场景,他在《随园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整句来表达园林“就势取景”的精神。这种笔法既简洁又富有诗意,使得文章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社会影响:袁枚的《随园记》和《随园诗话》等著作,不仅在文学上有所贡献,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随园》不仅是一篇描绘随园景观的文章,更是袁枚个人情感、审美观念和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