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处城南一草堂,高情自爱水云乡。
临池每困生花笔,得句旋投古锦囊。
山送晴晖来画阁,树分浓翠覆吟房。
凭阑莫讶韶光浅,春事迟回到海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较大。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根据上下句的提示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参考答案:

【翻译】

在城南偏僻的地方,我建了一座草堂,自得其乐,喜欢山水田园的生活。

每次来到池塘边,总因生花妙笔而发愁,但每每有灵感,就立即投给朋友。

山中传来晴晖的光影,映照在画阁之中;树木浓荫覆盖着读书的地方。

凭栏远望,不要惊讶春天太短暂,因为春天迟归,海棠才绽放。

【注释】

①草堂:指隐居之处。高情:高雅的情怀。②水云乡:指隐者居住的环境。③生花笔:喻指作诗的灵感。④古锦囊:指朋友间的赠物或赠言,借指诗友。⑤山送晴晖:指阳光从山间射入。⑥画阁:指山中的亭台楼阁。⑦浓翠:指树木葱茏茂密。⑧吟房:指读书的地方,也指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的诗文。⑨凭阑:凭靠着栏杆。⑩韶光:美好时光。11迟回:迟缓,推迟。12海棠:指春花,这里指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退居田园之后心情的七言绝句。首句点明隐居之地——城南一草堂;次句写诗人自得其乐,喜爱田园生活;第三句用典,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写诗人在池边的所见所感;第五句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第六句写山中景色,暗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尾联以景结情,写诗人在春光中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是一首咏叹田园生活的佳作。

【答案】

示例:

僻处城南一草堂,高情自爱水云乡。

临池每困生花笔,得句旋投古锦囊。

山送晴晖来画阁,树分浓翠覆吟房。

凭阑莫讶韶光浅,春事迟回到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