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室大于斗,栖迟亦自如。
不闻今世事,但读古人书。
有定千情约,无营一榻余。
闲中时俯仰,天地在吾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概括诗句内容要点,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作室大于斗,栖迟亦自如。”意为:做的房子比斗大,安息休息也自由自在。这里“斗”是容量单位,斗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一斗约等于10升。诗人自比为“斗”,意在说其居室之大,足以安居乐业。
“不闻今世事,但读古人书。”意为:没有听到现今世间的纷扰事,只是阅读古人的书。诗人以“不闻”与“但读”相对举,表明自己远离尘世纷扰,专心于读书、学习之中。
“有定千情约,无营一榻余。”意为:心中有定见,千种情感约束;没有多余的追求和杂念。这里用典,“千情约”指“千虑”。诗人认为,有了坚定的信仰、远大的志向,就可以约束自己的千种情感,而不会被世俗所左右。
“闲中时俯仰,天地在吾庐。”意为:闲暇的时候可以俯视宇宙间的一切。诗人把宇宙看作自己居住的“庐”,说明诗人胸襟广阔,能将天地融入自己的心中。
【答案】
①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林时的写照。②前两句说自己建房很大,足够安身,可以不受外界干扰,专心治学。③后四句说自己心地坦荡,不为世俗所动,胸襟开阔,将天地融入心中。(译文)我建造房子比斗还大,安居休息也自由自在。我没有听说现今世间的纷扰事,只是读书学习古人的著作。我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对万般情感都加以约束;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杂念。闲暇的时候我可以俯瞰一切,天地万物都在我的居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