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瘦骨醒犹狂,餔醊羞随举世忙。
游倦祢衡常灭刺,客来江敩欲移床。
墦间富贵怜东郭,坐上伊优笑北堂。
未许车尘涴襟袖,岁寒自惜薜萝裳。
岁暮杂感
崚嶒瘦骨醒犹狂,餔醊羞随举世忙。
译文:嶙峋的身躯瘦弱,清醒时依然狂放不羁,酒食之间却感到羞愧因为世人都在忙碌奔波。
注释:崚嶒(léng cén):形容身材高耸、突兀的样子。餔醊(wěi yǎn):泛指酒食。东郭:指《庄子·盗跖》中的人,因贫穷而卖身给盗跖。伊优:古代传说中的丑人。《汉书·古今人表》有“伊尹、伊休”。薛萝(bì lù)裳:即薜荔裳,一种植物,可制衣裳。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孤独和清高,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游倦祢衡常灭刺,客来江敩欲移床。
译文:游倦之后,常常熄灭灯火,客人来到时想要搬动我的床榻。
注释:祢衡:东汉末年文学家,善击鼓为曹操所器重。江敩:即江淹,南朝齐梁时著名的文学家。灭:熄灭。移床:移动床席。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诗人厌倦官场的喧嚣和纷扰,渴望过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当客人到来时,他想要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以适应新的情境。
墦间富贵怜东郭,坐上伊优笑北堂。
译文:坟前富贵的景象让我感到怜悯,坐在厅堂上看到伊优的笑容让人发笑。
注释:墦间:坟墓前的空地。东郭:指《庄子·盗跖》中的人,因贫穷而卖身给盗跖。伊优:古代传说中的丑人。《史记·滑稽列传》有“优孟学楚俳”。北堂:指厅堂。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感受。诗人认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贪图富贵的人是令人怜悯的,而那些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的人则是值得尊敬的。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价值观。
未许车尘涴襟袖,岁寒自惜薜萝裳。
译文:不愿让车马尘土沾染了我的衣袂,岁寒时节我更珍惜那薜萝般的衣裳。
注释:车尘:车马扬起的尘土。塺(wò):同“污”,玷污。裾:衣襟。薜萝裳:薜荔制成的衣服,象征隐逸生活。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愿意被世俗的纷扰所污染,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是诗人在晚年隐居期间所作。据《唐才子传》卷二记载,韦应物曾任溧阳尉,因与县令不合,便辞官归隐溧水山中。此后,他多次出仕与退隐的经历使他更加珍视隐居的生活。此诗便是他在晚年隐居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