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诜
【注释】 江行晚眺:傍晚时分乘船在江上游赏。 片帆卷轻云:一片白色的船帆轻轻卷起了轻云。有客登舻啸:有客人登上小船,发出长啸的声音。 凉风江介来:清凉的风从江面上吹来。潇洒送残照:潇洒地送走了夕阳余晖。 吴楚正苍然,秋色耸群峭:吴地、楚国一带正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景象之中,秋天的景色令人肃敬。寥天鸟双下,寒渚雁孤叫:天空中的鸟儿双双飞落,寒水中的野鸭独自鸣叫。 微波澹容与,中流荡逸棹
车中吟 黄犊上阪不得息,苍鹰啄泥长苦饥。秋原四顾惨白日,茫茫使我中心悲。 我驱单车来,落拓走燕赵。市上今无击筑人,高歌呜咽谁同调。 道逢乞食儿,脱剑赠之聊一笑。北风浩浩吹桑干,洪潦没辙行路难。 村庐漂尽禾黍槁,嗷嗷鸿雁声嘶酸。谁家少年解行乐,金丸如雨弹黄雀。 注释: 1. 黄犊:黄色的小牛,这里指诗人所骑的马。 2. 苍鹰:指乌鸦。 3. 长苦饥:长期饥饿。 4. 秋原:秋天的原野。 5.
岁暮杂感 崚嶒瘦骨醒犹狂,餔醊羞随举世忙。 译文:嶙峋的身躯瘦弱,清醒时依然狂放不羁,酒食之间却感到羞愧因为世人都在忙碌奔波。 注释:崚嶒(léng cén):形容身材高耸、突兀的样子。餔醊(wěi yǎn):泛指酒食。东郭:指《庄子·盗跖》中的人,因贫穷而卖身给盗跖。伊优:古代传说中的丑人。《汉书·古今人表》有“伊尹、伊休”。薛萝(bì lù)裳:即薜荔裳,一种植物,可制衣裳。 赏析
泛舟勺湖因携馔具游文通寺 湖光碧浸天,塔影出天半。 湖水清澈,映照着天空,塔影矗立在湖面之上。 寺门犹未至,遥望目已眩。 虽然还没到达寺庙的门口,但远远地望着已经让人眼花。 舣舟携馔具,僧舍饱一饭。 停船并携带食物,在僧舍享用了一顿美餐。 长松隐曲廊,苍藓閟深院。 长青松树掩映着曲折的长廊,苍苔覆盖着深邃的院子。 初日丽层甍,突兀瞻崇殿。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层层屋脊,抬头望去就能看到宏伟的大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题干“东城晚眺”,然后结合注释及诗句,理解全诗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东城晚眺(一作王昌龄):诗人眺望长安东门一带景色,感叹国运衰微、时局动荡的感慨之作。首联点明眺望时间,地点是长安东门。颔联写景,描绘了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长安城景色。颈联写景,描绘了落日余晖渐去、寒鸦飞过的景象。尾联抒情
寄刘朴生孝廉武昌 越石忧时久枕戈,浪游忽复阻沧波。 神州几遍豺狼迹,旷野谁闻兕虎歌。 江汉穷愁荃佩老,乾坤涕泪布衣多。 天寒黄鹄矶头路,风雪扁舟奈尔何。 注释: 1. 越石忧时久枕戈:越石,指越王石城,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这里借指对国家忧虑的人。忧时久枕戈,长时间忧心忡忡,就像枕着武器一样。 2. 浪游忽复阻沧波:浪游,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忽复,忽然之间。阻沧波,被大海阻挡。 3.
湖光碧浸天,塔影出天半。 寺门犹未至,遥望目已眩。 舣舟携馔具,僧舍饱一饭。 长松隐曲廊,苍藓閟深院。 初日丽层甍,突兀瞻崇殿。 宝珞森庄严,化身亿千万。 沈沈浩劫馀,佛容亦惨变。 老僧出迎客,破衲不掩骭。 向我作乡语,凄切问离乱。 俯仰增感伤,但有泪如霰。 众生尽疮痍,大野困龙战。 如何象教力,不足任回旋。 寂寂钟杵停,冉冉炉烟散。 辞僧却登舟,云水茫无畔。 津梁谁指迷,色相终成幻。
片帆卷轻云,有客登舻啸。 凉风江介来,潇洒送残照。 吴楚正苍然,秋色耸群峭。 寥天鸟双下,寒渚雁孤叫。 微波澹容与,中流荡逸棹。 旷哉云水观,适我沧洲傲。 会当理双纶,去学任公钓
黄犊上阪不得息,苍鹰啄泥长苦饥。秋原四顾惨白日,茫茫使我中心悲。 我驱单车来,落拓走燕赵。市上今无击筑人,高歌呜咽谁同调。 道逢乞食儿,脱剑赠之聊一笑。北风浩浩吹桑干,洪潦没辙行路难。 村庐漂尽禾黍槁,嗷嗷鸿雁声嘶酸。谁家少年解行乐,金丸如雨弹黄雀
秋山几点澹无辉,官柳萧疏尚拂衣。 落日半城风色紧,寒鸦偏傍楚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