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踏遍夜郎溪,又向滇南听晓鸡。
秋水乍漂红叶冷,寒山自绕白云低。
人逢旷野初开眼,马到平沙欲放蹄。
万里飘蓬燕市客,故乡风景动凄迷。
译文:
三年来,我行走在夜郎的溪流旁,又在滇南聆听清晨的鸡鸣。秋水映照着红叶,寒山环绕着白云,人初到旷野,马儿欲奔向平沙。身在万里之外像飘飞的燕子,故乡的景象让我心伤神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年时间里,遍历了夜郎溪和滇南地区的经历,以及他对这些地方的深情怀念。
- 昭通、夜郎溪与滇南:
- 昭通 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 夜郎溪 是一条著名的河流,位于昭通市境内。
- 滇南 指的是云南南部地区,包括昆明、曲靖等地。
- 跋涉经历与感受:
- 三年踏遍夜郎溪: 诗人描述了自己三年时间里走过夜郎溪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这段旅程的感慨。
- 又向滇南听晓鸡: 继续描述在滇南听到清晨的鸡鸣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
- 秋水乍漂红叶冷: 描述了秋天时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落叶,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 寒山自绕白云低: 描绘了山峦环绕着白云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人逢旷野初开眼: 诗人初次面对广阔的田野,感受到新奇与震撼。
- 马到平沙欲放蹄: 马儿到了平坦的沙地,准备奔腾的样子。
- 万里飘蓬燕市客: 诗人形容自己如同随风飘扬的旅人,漂泊不定。
- 故乡风景动凄迷: 故乡的风景让诗人感到凄凉而迷茫,表达了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自然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