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危城耸,流霞覆古垣。
山溪何必问,风月祗堪言。
时有寒鸦集,而无枥马喧。
可知历数在,谁复解谋孙。

注释:

极目危城耸,流霞覆古垣。

山溪何必问,风月祗堪言。

时有寒鸦集,而无枥马喧。

可知历数在,谁复解谋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赤嵌城的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第一句“极目危城耸”,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那座高耸入云的赤嵌城,它矗立在险峻的山峰之上,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极目”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城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感叹。

第二句“流霞覆古垣”,诗人接着描绘了夕阳西下,阳光洒在城墙上,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流霞。这里的“流霞”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又寓意着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事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三句“山溪何必问,风月祗堪言”,诗人转而描写了周围的自然风光。他认为,山溪的流动和风月的变幻,无需多言,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最好的诠释。这里的“山溪”、“风月”等词汇,既描绘了眼前的美景,又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第四句“时有寒鸦集,而无枥马喧”,诗人观察到了周围的景象。他发现,虽然时常有寒鸦聚集在一起,但却没有看到马儿的喧闹。这里,诗人用“寒鸦”和“枥马”,比喻了一些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寒鸦象征着孤独、凄凉,而枥马则代表着喧嚣、热闹。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可知历数在,谁复解谋孙”,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它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命运。在这里,“历数”一词既指历史上的事件或人物,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而“谁复解谋孙”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他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把握住命运的舵盘,而大多数人却只能随波逐流。

这首诗通过描绘赤嵌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他用“流霞”、“寒鸦”、“风月”等词汇,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