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中原势未分,英雄魄力自超群。
阿瞒眼底空余子,只重孙郎与使君。
【注释】
①论古:即咏史,咏叹历史。②鼎足:三足的锅,比喻三足鼎立的局面。③阿瞒:三国时曹操的字,这里指他。④孙郎:指东吴孙权。⑤使君:古代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英雄人物的看法。
首句“鼎足中原势未分”,意思是说天下尚未形成三分鼎立之势,群雄割据,相互争战。“中原”指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中部地带。在历史上,这里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争夺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神州”。这里的中原,是指当时中国境内的政治地理中心。
第二句“英雄魄力自超群”,意思是说英雄们都有着超凡的气概,他们的气魄远远超越一般人。这里的“英雄”指的是那些有才能、有抱负的人。
第三句“阿瞒眼底空余子”,意思是说在曹操眼中,天下的英雄已经没有多少了。“阿瞒”是指曹操,他的字是“孟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曹操的不满,认为他的眼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权势和地位,而忽视了人才的重要性。
末句“只重孙郎与使君”,意思是说只有孙权和刘备这样的人才被曹操看重。这里的“孙郎”指的是东吴的孙权,他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使君”则是指刘备,他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以仁德闻名于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赞赏之情。他认为只有像孙权和刘备这样的英雄才值得尊重和推崇。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