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萧瑟是谁家,人去庭空感物华。
病树有枝巢贱鸟,荒池无水俸私蛙。
黄枯秋圃公孙橘,红瘦春篱姊妹花。
头白园丁更惆怅,残畦种菜老生涯。
诗句解析:
- “废园”: 描述的是一个废弃的园林,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被遗弃。
- “林泉萧瑟是谁家”: 描绘了一片荒凉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 “人去庭空感物华”: 描述了庭院中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地方,周围的景物也变得不再美好。
- “病树有枝巢贱鸟”: 用“病树”比喻自己或某个人处于困境,而“贱鸟”则象征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 “荒池无水俸私蛙”: 荒废的池塘因为没有水而显得寂静无声,象征着没有活力或机会。
- “黄枯秋圃公孙橘,红瘦春篱姊妹花”: 分别描写了秋天枯萎的果园和春天瘦弱的篱笆旁的花朵,暗示季节的变化和生命力的衰退。
- “头白园丁更惆怅,残畦种菜老生涯”: 最后两句表达了园丁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职业生涯的回忆。
译文:
废弃的园林在林泉边显得萧瑟,是谁家的庭园已经空空如也?我看着庭院中的景致,感到物是人非。
庭院中只有一株病树,树上还有一些卑贱的小鸟筑巢。荒芜的池塘没有水,也没有青蛙跳跃的声音。
黄色的秋天果园已经干枯,红色的春天篱笆旁的花朵也显得消瘦。我作为一个年迈的园丁,面对这一切更加惆怅。
我在残破的园地里继续种菜,过着晚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废弃的园林与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例如,病树和贱鸟的形象代表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荒池和无水的池塘则象征着生活的贫瘠和缺乏。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