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东风送客旌,海门人暂驻征程。
山回阁石青连岸,江绕篷洲绿到城。
看雨市楼呼酒醉,冶春官舫载花行。
同舟共济艰难日,未免茫茫百感生。
【注释】
鮀浦:地名,今属上海。
旌:旗,指旗帜。
海门:山海关的别称。
阁石青连岸:指海边的岩石青翠,连绵不绝。
篷洲:泛指水边或江边的沙洲。
看雨市楼:指在临安城西的雨市楼上喝酒。
冶春官舫:指游赏春色的官船。
同舟共济:比喻共同度过困难的时刻。
艰难日:艰难的岁月。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是诗人在任建康知府时所作。诗中写诗人与友人在杭州西湖游览,畅饮欢谈,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情绪。全诗四句八景,每两句为一景,以“风雨”和“花”作为贯串,将四个不同的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思想情感。
首联起兴,“一夜东风送客旌”,“一夜东风”暗用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表现了风送诗人归途的情景,同时暗示出诗人离京赴建康任知府的时间不长,不久即要离开杭州。“海门人暂驻征程”,则写出自己暂时停留的目的。“海门”是当时的建康城门名;“暂驻”二字表明诗人虽然暂留杭州,但内心仍然惦念着京都。
颔联写景。“山回阁石青连岸,江绕篷洲绿到城”二句,是写杭州西湖的山水景色。诗人由“海门人暂驻征程”联想到杭州西湖,于是便写下这一联来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当时国势的忧虑。
颈联描写的是杭州西湖上的游乐情景。“看雨市楼呼酒醉”写诗人饮酒赏春,乐而忘忧,尽情欢乐;“冶春官舫载花行”则是说官舫上载满鲜花,游春赏花。这两句分别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饮酒、观春的不同乐趣。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杭州西湖上度过的日子,也可以说是他们共同度过艰难的日子。“同舟共济艰难日,未免茫茫百感生。”这里既写了与友人同处逆境时的相互支持和慰藉,又写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湖光山色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杭州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身处困境时的无奈之感。整篇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