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西来接太行,故乡回首虏尘黄。
凄凉汾水沾衣泪,仓卒芜亭煮麦香。
岁币桧伦迟款敌,军书操绍托勤王。
斜阳万里桥边路,谁奉当归祝上皇。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元好问,题目是《六用前韵奉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秋色西来接太行,故乡回首虏尘黄。
    译文:秋天的景色从西边延伸至太行山,回首故乡时看见虏人的战尘映照着黄沙。
    注释:这里的“虏”指的是金朝,“虏尘黄”形容战火连天的混乱景象。

  2. 凄凉汾水沾衣泪,仓卒芜亭煮麦香。
    译文:悲伤的心情如同汾水流过衣裳,匆忙中在芜亭煮麦饭散发出麦香。
    注释:汾水在这里可能是指元好问离开家乡时的伤感情绪,芜亭可能是他在外地临时搭建的住所。

  3. 岁币桧伦迟款敌,军书操绍托勤王。
    译文:向敌人送去岁币,希望延缓与他们的战争,军中的文书则托付我以勤王的名义出征。
    注释:岁币是指向金朝进贡的礼物,桧伦可能是元好问的部下或朋友的名字,操绍则可能是他的字。

  4. 斜阳万里桥边路,谁奉当归祝上皇。
    译文:夕阳斜照在万里程的桥梁边,谁能为皇帝献上归途的祝祷。
    注释:上皇可能是指皇帝,这里表达了对皇帝平安归来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元好问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和对战争的忧虑。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思念故乡的情感、战争中的牺牲,以及对外敌的态度和对皇帝的祝福,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诗中的“岁币”、“操绍”等词汇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