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相犹疑禅可参,沙弥俨侍老瞿昙。
尘根早悟因缘果,世眼仍推富寿男。
渔市巷留先代宅,波罗房筑定僧庵。
宝盆虽去家还在,绝胜金陵沈万三。

诗句

  1. 幻相犹疑禅可参,沙弥俨侍老瞿昙。
  2. 尘根早悟因缘果,世眼仍推富寿男。
  3. 渔市巷留先代宅,波罗房筑定僧庵。
  4. 宝盆虽去家还在,绝胜金陵沈万三。

译文

  1. 虚幻的相态还让人疑惑禅宗是否可行?年轻的沙弥恭敬地侍奉着老佛。
  2. 尘心早已觉悟因果循环的道理,世人还是称颂他为富有长寿的人。
  3. 渔市巷留下先代的宅院,波罗房筑成定僧的庵堂。
  4. 虽然宝盆已经离开家但依然存在,胜过金陵的沈万三。

注释

  1. 幻相犹疑禅可参:虚幻的相态令人疑惑禅宗是否可行?
  2. 沙弥俨侍老瞿昙:年轻的沙弥恭敬地侍奉着老佛。
  • 瞿昙:古印度梵语,意为释迦牟尼佛。
  1. 尘根早悟因缘果:尘心早已觉悟因果循环的道理。
  • 尘根:指世俗之心。
  1. 世眼仍推富寿男:世人还是称颂他为富有长寿的人。
  • :推崇、称赞。
  1. 渔市巷留先代宅:渔市巷留下先代的宅院。
  • 渔市巷:古代地名,这里指旧居。
  1. 波罗房筑定僧庵:波罗房筑成定僧的庵堂。
  • 波罗房:佛教术语,意为清净、修行的地方。
  1. 宝盆虽去家还在:虽然宝盆已经离开家但依然存在。
  • 宝盆:这里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宝物或物品。
  1. 绝胜金陵沈万三:胜过金陵的沈万三。
  • 金陵:南京古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祖裕敏公遗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通过描绘先祖的遗像和其所处的环境,诗人展现了对先祖的深深怀念和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