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闻说讲堂开,不负南行衍教来。
释菜本宜先圣庙,驱车忆上越王台。
山多赤土无林学,溪壅黄沙易水灾。
今日树人兼树木,早兴地利起人才。

【注释】

去岁:去年。劝学:鼓励学生求学;今,现在。长乐宫:西汉皇宫名。在长安城东南。汉宣帝时置太学于其地,以教育太子、王公贵族和博士弟子。开:建立。南行衍教:向南传授教化。衍,延长。五华:古郡名,在今陕西中部。闻说:听说。讲堂:指太学。不负:不辜负。衍教来:延续教化之事业。释菜:向孔子像行礼,祭奠孔子的先祖,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先圣庙:孔子庙。越王台:春秋时吴王夫差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建有观台,后人称为越王台。山多赤土无林学:山上全是红土地没有树林。黄沙易水灾:河水被泥沙淤塞,易于发洪水。树人兼树木:培养学生,同时栽培人才。地利起人才:利用地理环境培养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到五华县任知县时作的诗。

首句“去岁往长乐劝学,今闻学堂已开”,写去年作者曾经去过长乐宫劝学,如今听到五华县已经建立学堂的消息,不禁喜出望外,立即写下这首诗。

次句“五华闻说讲堂开,不负南行衍教来”。五华县建立学堂的消息,使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因此说“南行衍教来”,意思是说这次来到南方(即来到五华县),是为了继续传播教化。

第三句“释菜本宜先圣庙,驱车忆上越王台”。释菜,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这里指祭奠孔子。先圣庙指供奉孔子的庙宇,这里是作者此行的目的。越王台即越王勾践所筑的台,这里是作者怀念的地方。

第四句“山多赤土无林学,溪壅黄沙易水灾”。这两句写五华县的自然状况。由于土壤都是红土,没有树木,所以很难植树造林,而且因为河水被泥沙淤塞,易于发洪水。

最后两句“今日树人兼树木,早兴地利起人才”,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作者认为,既然五华县有了学堂,就应该让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同时也要在这里栽培人才。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在五华县建立学堂的愿望,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希望培养更多的人才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