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瓦零砖废苑秋,行人犹识镇山楼。
万方多难伤心客,无地登临写暮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第一首:寻访镇山楼故址,于是登上城墙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

注释:“断瓦零砖”:指旧时的屋瓦和残砖断石。“废苑”:荒废的园林。“伤心客”:有家难归的游子。“万方多难”:指天下动乱不安,到处是战乱。“登临写暮愁”:登高远望来排解忧愁,抒发感慨。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寻访镇山楼故址,登城四望,以抒发自己的悲愁之情。第三句承上意而来,写出自己身在异乡为客的心情。第四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而无法归家的苦闷。后四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并进一步表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第二首:断瓦零砖废苑秋,行人犹识镇山楼。

注释:“废苑”:荒废的园林。“行人犹识”:路过的人还能认出那废弃已久的镇山楼。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写废园的荒凉景象。颔联写情,写自己身居异乡的孤独之感。颈联写景,写行人仍能识别出那废弃已久的镇山楼。尾联写情,抒发了诗人因国破家亡而悲痛欲绝的感情。此诗与前诗相比,虽然景物相同,但所抒发的情感却大不相同。此诗抒发了自己身居异乡的孤独之感;而前一首则是感叹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无法回家,只能四处漂泊。

第三首:万方多难伤心客,无地登临写暮愁。

注释:“伤心客”:指有家难归的游子,即作者自己。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伤心客”自喻,表明了诗人身在异乡为客的心情。“万方多难”一句,点明了时局动荡不安的局面,也暗示了诗人无法回家的原因。末句“无地登临写暮愁”,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归家的内心痛苦。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外漂泊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忧和自己无法回家的悲哀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四首:万里孤云将雨去,野梅时落莫相忘。

注释:“万里孤云将雨去”: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万里之遥的一片孤云就要被雨水打湿了一般。“将雨”:将要下雨。“野梅时落莫相忘”:野梅花开放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日子。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借自然现象比喻当时的形势,暗含着诗人对国家的担心和忧虑。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鼓励之辞。

第五首:古路入青天,倚杖看前川。

注释:“古路”:旧路。“前川”:前面流淌的河流。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拄着手杖行走在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上,看到前面流水潺潺。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鼓励之辞。

第六首:江汉思归客,西风吹梦到长安。

注释:西风:秋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赏析:这是两首七绝组诗的第二首。这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在外地漂泊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首句“江汉思归客”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次句“西风吹梦到长安”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回到家乡长安的愿望。

第七首:浮云不共此山齐,造化无为君自迷。

注释:造化:天地自然之力,指自然界的力量。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浮云不会和这座山一样高,所以它不能明白自然的规律;造物主并没有刻意要迷惑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全诗通过对浮云和造物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

第八首:忆作江南曲,十三学得声。

注释:江南曲:指《江南弄》(一种曲艺形式)。“十三学得声”:意思是说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江南曲调。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指自己从小就学习过江南曲调,但是后来却流落他乡,不能回故乡演唱了。

第九首: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注释:楚山: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的群山。归路:回故乡的路。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楚山再高也是有限的,而回家的路却显得如此萧条凄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十首: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注释:红袖:指美女。深红:红色的衣服,这里用来比喻美女的颜色。“一尺深红”、“天生旧物”、“不如新”三句:都是写美女的颜色和服饰。“胜曲尘”:胜过尘土飞扬。“胜”字用得好,突出了女子的美丽动人。

赏析:诗人用“一尺深红胜曲尘”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用“天生旧物不如新”来表示自己对旧物的不满。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更表达了作者对旧物的无情否定以及对新事物的热爱追求的思想感情。

第十一首: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注释:玉颜:美人的容貌。昭阳殿:西汉宫殿名,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汉武帝曾在此建章宫居住。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美人的容貌比不上乌鸦的羽毛颜色鲜艳美丽;然而她仍然能够带着昭阳殿的阳光来到这儿。这两句诗以美人和乌鸦进行比较,既表现出美人的美丽动人,又表现出乌鸦的朴实无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人的高傲态度的不满情绪。

第十二首:画阁珠帘散漫垂,锦屏罗幌映清辉。

注释:“画阁”:装饰华丽的楼房。“散漫垂”:随意下垂。“锦屏罗幌”:精美的屏风帷帐。“清辉”:明亮的光辉。

赏析:“画阁珠帘散漫垂,锦屏罗幌映清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装饰华丽的楼房中,珠帘随风飘散;精美的屏风帷帐下,明亮的光辉闪烁照人。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建筑的华丽精美以及室内环境的优美,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十三首:瑶琴一鹤,寂寂人在广陵台。

注解:瑶琴一鹤:指传说中的神女嫦娥弹奏的瑶琴和一只白鹤。广陵台:广陵是扬州别称,广陵台是扬州的一座著名高楼。

赏析:诗人用“一鹤”来比喻自己,说自己像一只白鹤一样寂寞冷清;而广陵台则成为了他的寄托之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的感受,又展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十四首:一弹流水一弹月,欲问胡为久未平?

注释:流水和月光:古代诗词中常用这两种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欲问胡为久未平?”:想要了解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定战乱呢?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轻轻地弹奏起琴瑟,弹的是《流水》一曲;我又弹起了《明月几时有》这首曲子。我想要问问为什么战乱久久不能平息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又展示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第十五首:玉阶生白露,夜久侵衣襟。

注释:玉阶:台阶的美称。“生白露”:早晨时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珠,晶莹剔透。“夜久侵衣襟”:晚上时间过长,露水渗透了衣襟。

赏析:这两句诗意思是:清晨的时候,玉石台阶上的露水已经结成晶莹的白霜;夜晚的时间过得很慢很长,露水已经渗透到衣襟上了。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露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和遗憾的情绪。

第十六首: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霞。

注释:“银烛”:指点燃的蜡烛。“青烟”:青色烟雾。“金樽”:金色的酒器。“绮霞”:彩色的晚霞。

赏析:“银烛吐青烟”这句诗的意思是:点燃的蜡烛吐出了青色的烟雾;“金樽对绮霞”这句诗的意思是:金色的酒杯面对着绚丽多彩的晚霞。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蜡烛和酒杯的形象,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第十七首:洞庭一夜无穷树,岳阳城头尽醉眠。

释义:洞庭湖一夜之间没有尽头的树林;岳阳城头喝醉了之后全都进入了梦乡。

赏析:这七言律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叙事。前三联写洞庭夜幕降临时无边无际的树林;后三联写洞庭湖之夜波平如镜,岳阳城头人们沉湎酣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