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方横流,志士无安居。
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车亦不得息,志亦不得舒。
摧车抑其志,自火用世书。
不合固其常,何不慎所如?
躬耕可苟全,且觅南阳庐。
以下是对《古诗·沧海方横流》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注释解析:
- 沧海方横流,志士无安居:
- 沧海方横流:描述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
- 志士无安居:指有志之士无法找到安稳的生活或环境。
- 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 皇皇太自苦:形容生活困苦,非常焦虑和痛苦。
- 露处王尼车:露宿在简陋的车棚中。
- 王尼车:一种古代的车,通常用于运输或作为交通工具,此处可能指的是破旧或简陋的车辆。
- 车亦不得息,志亦不得舒:
- 车亦不得息:指车辆也无法休息或停泊。
- 志亦不得舒:表示抱负和理想无法实现或舒展。
- 摧车抑其志,自火用世书:
- 摧车抑其志:形容为了某种目的而不得不抑制内心的志向。
- 自火用世书:比喻在艰苦的环境中自我奋斗,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 不合固其常,何不慎所如?躬耕可苟全,且觅南阳庐:
- 不合固其常:意指遵循常规或常态往往难以适应变化。
- 何不慎所如:询问为何不谨慎选择自己的道路或生活方式。
- 躬耕可苟全:通过亲自耕作来维持生计。
- 且觅南阳庐:表示寻找一处宁静之所,可能是作者隐居或生活的地方。
翻译与鉴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志士处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中,无法找到安身之地,只能露宿在简陋的车棚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和个人理想的无奈及坚持。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困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选择的态度,即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尽力寻求生活的安定和心灵的满足。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个体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