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古琅玕,结根广莫野。取之作律筒,持用觉天下。
当世无伦伶,谁是知音者?空教二帝女,攀枝泪如泻。
竹枝有叶叶有阴,云封嶰谷无凤吟。九嶷山高湘水深,题君此图伤我心。
【注释】
冉冉:柔弱的样子。古琅玕:古代的玉树,这里比喻竹子。广莫野:指广阔的原野。取之:取得它的枝叶。律筒:一种乐器。用:指演奏它。觉天下:使天下人都感到它美妙。当世:当政的人。无伦伶:没有比得上的人。谁是知音者:谁能够理解欣赏它呢?空教二帝女:白白教导两位皇帝的女儿。攀枝泪如泻:形容她们悲伤的样子。竹枝有叶叶有阴:竹枝长着叶子,也有遮荫的地方。云封嶰谷:云雾笼罩的山谷。嶰谷在湖南永州境内。嶰谷无凤吟:凤鸟鸣声,这里指音乐美妙动听。九疑山高湘水深:九嶷山很高,湘江水很深沉。题君此图伤我心:把画给你看,使我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竹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写竹子生长茂盛,结根广袤的原野上;后两句为第二层,写竹子被当作乐府歌曲一样流传下来,而世上却没有人懂得欣赏它。诗人以“取之作律筒,持用觉天下”,赞美了竹子的美和它的实用价值。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自己对竹子的深厚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竹的喜爱、对竹的价值的高度评价及对社会的忧虑。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实。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秋九月作。当时作者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夔州是巴渝道上的重要城市,地处长江三峡之中,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因此诗人常感孤独寂寞。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消沉,而是积极进取,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并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题画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