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楼头和诗毕,舟师告行仗风力。
谁知大句捷于风,六百里程远追及。
于时我正从韩公,捕逐八荒两翅疾。
乾坤雷琅摆光焰,青莲乐府少陵律。
时虞仙官敕六丁,白日青天起霹雳。
岛瘦郊寒湜籍走,落落人才困驰骤。
终须载笔缚元济,岂惟奋舌诛庭凑。
偶语龙湫窥舑舚,群鬼闻之惊破胆。
不知此特不平鸣,愚儿但妒词何赡。
古人馀韵吁莫追,嗟我与君犹斗险。
书生今日良可哀,有策难上黄金台。
燕赵曾闻古多士,悲歌慷慨安在哉!
空谈横磨十万剑,言者自愤旁人咍。
汉家不出卫霍才,西极天马何时来!

丘逢甲的《东山谒韩祠毕得子华长句次韵寄答》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历史情怀的作品,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得以一窥清朝末期的历史画卷。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的第一句:“新市楼头和诗毕”,这里的“新市”很可能是指某个地点,而“楼头和诗”则描绘了诗人在楼头吟咏的场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还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2. 第二句:“舟师告行仗风力”,这里描述了诗人即将启程的情景,舟师可能是指负责船只驾驶的船员,他们告诉诗人风力强劲,需要准备航行。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开始旅程的兴奋和期待。

  3. 第三至第六句:“谁知大句捷于风,六百里程远追及。于时我正从韩公,捕逐八荒两翅疾。”,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用“捷于风”来强调其诗句的迅速和有力,而“六百里程远追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句传播范围的信心和期待。同时,诗人以亲身经历“捕逐八荒”的形象,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4. 第七至第九句:“乾坤雷琅摆光焰,青莲乐府少陵律。”,这几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赞美和追求。其中“乾坤雷琅摆光焰”可能指的是天空中雷鸣电闪的景象,而“青莲乐府少陵律”则可能是对古代文人墨客的赞颂。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5. 第十至第十二句:“时虞仙官敕六丁,白日青天起霹雳。”,这几句继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赞叹和感慨。其中“时虞仙官敕六丁”可能指的是神仙般的存在对诗人的指导,而“白日青天起霹雳”则形容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6. 第十三至第十八句:“岛瘦郊寒湜籍走,落落人才困驰骤。”,这几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思考。其中“岛瘦郊寒湜籍走”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冷清的场景,而“落落人才困驰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这几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7. 第十九至第三十三句:“终须载笔缚元济,岂惟奋舌诛庭凑。”,这几句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抱负。其中“终须载笔”可能指的是诗人决心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而“缚元济”则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和思考。这几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理想主义精神,也为整首诗注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8. 第三十四至四十三句:最后的部分“偶语龙湫窥舑舚,群鬼闻之惊破胆。不知此特不平鸣,愚儿但妒词何赡。”,这部分内容虽然较短,但同样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龙湫的声音和效果,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愤慨的情感。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即过于嫉妒别人的才华。这几句不仅使诗歌更加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东山谒韩祠毕得子华长句次韵寄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